叫它造句
用“叫它”造句 第11組101、 一種新的油公司模式被引入到整個油田的勘探開發中,塔里木油田的人習慣地叫它“兩新兩高”。
102、 門前的山也有個名堂,喚作翠微山,海拔高,且終年云霧繚繞,由于遠看山體圓滑,這里的人一般都叫它饅頭山。
103、 在北方,人們還叫它“鬼子姜”、“姜不辣”等等。
104、 比如我,就是那么喜歡土豆,上海人好聽地叫它“洋山芋”,我從小喜歡吃洋山芋,沒有厭煩的時候。
105、 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諸暨趙家鎮古井桔槔灌溉,當地人叫它“拗井”。
106、 希臘西北部海邊有一串島嶼,其中最北邊的是克基拉島,我們現在叫它科孚島,面積六百四十一平方公里,綠林繁茂,風景秀美,是希臘王族和貴族們的夏宮。
107、 您別不信,當主人進院兒,其他所有的狗都圍攏過來,搖頭擺尾,躥蹦跳躍,獻媚討好時,長毛兒總是在遠遠地注視著群狗,主人不叫它,它是不會過來的。
108、 隔天早上,屋檐下都結了些直愣愣的冰凌子,在微露的晨光里閃亮著,老輩人都叫它們作“川管糖”。
109、 最近,寧波奉化藥品監督管理局建立了一個“藥品打假成果展覽室”,并于日前正式對公眾開放,但凡參觀過的市民都說大長見識,都叫它“假藥博物館”。
110、 有的地方叫它白土蠶、核桃蟲。
111、 也是那天她告訴我,她從小到老都喜歡太陽花,不過她喜歡叫它半支蓮,她說,這種花對咽喉不舒服、被火燙傷都管用。
112、 難怪男狐剛才跑的那么匆急,原來自己的夫人在與這大蛇大戰,剛才女狐傳來的慘叫,竟叫它放掉了奶奶,可見男狐心中的地位并非只有七玄晶。
113、 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誰叫它跟著莫無憂學呢。
114、 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
115、 只要是東北人,尤其70,80后,一定不會對白糕陌生,也有人叫它牛舌餅,不過不同于南方人口中的牛舌餅。
116、 但此時的苦瓜我們一般叫它為癩葡萄、紅姑娘或錦荔枝,也許是另一個品種,并非做菜的那種長條形,而是橢圓狀。
117、 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
118、 “鬼子姜”,膠東人都這么稱呼,而陜西省一帶叫它“洋姜”,于是,顧名思義是外國的產物。
119、 還有一些地方叫它波斯菜、赤根菜。
120、 入夏,馬蘭頭花開,小紫花自有風情,因貌似小菊,百姓也叫它紫菊、階前菊、路邊菊、馬蘭菊、蟛蜞菊,貼切呢。
121、 學校里綠影撩人,尺樹寸泓,學校北面還有一片小湖,我們叫它心湖。
122、 中盛有一種特殊的鯨蠟油,過去人們誤以為是腦子里流出來的,所以叫它“腦油”。
123、 它的學名叫卷柏,也稱長生草、石蓮花、萬年青,而百姓卻喜歡叫它“九死還魂草”。
124、 大伙還說,這好生生的媳婦,活活叫那個老婆婆給害了,就給這野菜起名兒,叫“婆婆坑”,后來叫白了,就叫它“婆婆丁”。
125、 那條街,大家都叫它‘中英街’,以街中心碑石為界,街南由香港管轄。
126、 老家人叫它蒿,有一種蒿桿里含蠟量很高。
127、 而我最喜愛的還是泥做的再描上五彩的不倒翁,我母親大人只叫它“扳不倒”。
128、 然而,大興安嶺人并不叫它北國紅豆,他們稱它為“雅格達”,頗有點洋里洋氣的意思。
129、 所以,還有人叫它“無角山羊”、“葫蘆頭山羊”。
130、 因為毛色,女兒一見到它就叫它“巧克力”,出生一個多月的它第一天回家還不會走樓梯,是我抱上去的。
131、 尋呼機也叫BP機、BB機,還叫call機,還有人梗著脖子叫它拷機,有些文字則愛嬌地稱它電蛐蛐。
132、 重量卻輕的可憐,硬度卻高的驚人,李天想了想,說不定是從仙人遺蛻上扯下來的,嗯,就叫它“仙人掌”。
133、 30年前,人們還叫它魔鬼黨,如今,它寄名“幽靈”。
134、 在杏壇昌教,有一個遠近皆知的古建筑群,當地人叫它“大宅門”或“三宅門”,又由于它構造復雜、擁有多個房間,又被形象地稱為“九十九個門”。
135、 因為進出城特別不方便,當地人都叫它“臥城”,又偏僻又荒涼。
136、 在墨西哥城城南,有一座漆成艷藍色的宅院,墨西哥人叫它“藍房子”,視它為一個精神象征,一個心靈家園,一個圣地。
137、 10多年前,家里最常用的就是白熾燈,散發著黃色的燈光,我們叫它“電燈泡”,如今都用節能燈了,已很少見電燈泡了,不過再過兩年電燈炮可能直接退市。
138、 苦菜遍布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浙江人叫它“苦麻”,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
139、 供品是小年的“重頭戲”,主要是一種糖餡面餅,大家都叫它灶餅,還有灶糖、灶雞、灶馬及供灶馬吃的草、一碟豆子和一盅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