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句
“古代”的解釋
101、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來的一條教學原則。
102、我們要研究現代史,也要研究古代史。
103、中國成語中有"鐘鳴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說,反映了鼎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的獨特地位。
104、寬猛相濟是古代帝王統治國家的一條重要經驗。
105、參考古代制度要知變通,食古不化是不行的。
106、儉以養廉是古代的一句格言,看來,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107、古代帝王將相的文治武功,早已煙消云散。
108、在古代,我們不短信,不網聊,不漂洋過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過兩座山走五里路,去牽你的手。
109、他也不去看那些紅海兩岸的奇異古城,那浮現在天邊的城影簡直就象是美麗的圖畫。他也不想一想那些在這阿拉伯海灣可能發生的危險:古代多少史學家如斯特拉朋艾里安阿爾得米多艾德里西等人一提起這里,無不談虎色變。從前,路過此處的航海家若不給海神奉獻祭品,祈求旅行安全,他們是決不敢冒然航行的。
110、得到了這幅古代名畫,他認為奇貨可居,就一直藏在身邊。
111、這座雄偉的古代建筑上面凝結著多少勞動者的血汗。
112、古代一些昏君聽信奸臣的讒言,殺害了許多忠良。
113、古代真正的清官,辭官回鄉時,大概除了兩袖清風外,什么都沒有。
114、這部膾炙人口的古代長篇小說是作者手寫的,其筆跡筆走龍蛇,真是世間少有。
115、古代在沙漠上出現強盜是不足為奇的事。
116、在古代,金榜題名是人生盛事之一。
117、我們學習古代的東西不要泥古不化。
118、古代兵法上強調“韜略”、“詭道”,其旨在告誡兵家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119、古代的棧道,橫木凌空,堅固平穩,人行馬過,如走平地,真如神施鬼設,表現出工匠們高度的智慧。
120、古代文獻學家對古籍所出現魯魚亥豕的錯誤進行逐字校勘,目的無非在盡量恢復古書原貌。
121、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思想文化中,"心廣體胖"不是一般的養生,而是高尚的以德養生。古人崇德,把德行看作為人風范,以德養生被推崇到了極高的位置。
122、古代的帝王搜索們,在天壇祭天,在社稷壇祭地。祭天為了要求風調雨順,祭地為了要求土地肥沃。
123、古代的女子總是足不出戶,在家里繡花,學習琴棋書畫,讀萬卷書,相夫教子,卻很少有女子行萬里路的。
124、我國古代的學者,早就提出過"左圖右史"的理想,希望用直觀的圖像來補充文字描述的不足。
125、那專業論文中詰屈聱牙的陳述和撲朔迷離的概念,總像古代巫師的咒語一般,叫人不寒而栗。
126、這個夏季節日源于古代中國一位博學多聞的官員屈原。
127、古代四大美女,各有千秋。
128、"五.一"勞動節,我們一家去蘇州博物館瞻仰了古代民族英雄塑像,一路上我的心嘭嘭直跳。
129、古代宮廷里的繁文縟節之多,不是現代人所能想象的。
130、我國古代有許多俠肝義膽的女英雄。
131、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薪盡火傳在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始終處于正統地位。
132、古代兵器陳列館和成語典故園等。
133、對于古代和外國的文學作品,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生吞活剝地全部吸收。
134、從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中搜集地震的資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
135、我們要以古為今用、批判繼承的原則去對待古代文化遺產。
136、在古代,王侯將相們醉心于風花雪月,過著奢靡的生活,而不顧百姓的疾苦。
137、古代有些詠史詩,喜用借題發揮的手法,多半在借古諷今。
138、其正中的一條龍造型最具威嚴,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氣宇軒昂,體現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雕刻技藝,頗值得一觀,是我國四大龍壁之一。
139、我們應當批判地繼承中國的古代文化,可不能數典忘祖啊。
140、包龍圖是中國古代法不徇情的化身。
141、古代文獻學家對古籍所出現魯魚亥豕的錯誤進行逐字校勘,目的無非在盡量恢復古書原貌。
142、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描寫征夫久戍邊塞,妻子倚門盼歸,柔腸寸斷的作品比比皆是。
143、雄麋魁偉高大,古代人以雄麋象征帝王,以"逐鹿中原"譬喻爭奪王位。
144、一樓一閣,一樹一木,盡可循環再用,因為楚原要經營的是一種寫意的境界,描述渺遠的古代俠客世界,只取其神髓,跨過歷史,利用片廠的可塑性,變化出種種江湖風景,用以烘托波譎云詭的人心。
145、古代俠客極重信義,既已承諾,縱然肝腦涂地,也絕不食言。
146、古代人結婚,府上張燈結彩,人人連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147、古代皇室建筑都是雕梁畫棟的,使人感到十分華貴。
148、天下為公,是我國古代人民的一種美好的理想。
149、想要升天為神的人,是歷史上的大騙子,他值得讓人欽佩的地方唯有其構想力和商業才干。從古代到近代,不論是哪一個國家,有錢人不都是貴族、地主和寺院嗎?
150、因古代正定府和皇帝一般從東來,故曰"迎恩門",亦含紫氣東來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