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糧造句
“口糧”的解釋
51、由于嚴重的浮夸風和高估產,一九五八年征了過頭糧,把相當數量的農民口糧和種子糧也征走了,致使農村人均糧食消費量下降。
52、一,可以將陸炳他們趕走,以后想回夷區就回夷區,想搶嘉定就搶嘉定,來去自由;二,土地關可有一百多人的口糧和軍餉,搶了去也不無小補。
53、貸陜西葭州等三州縣、直隸霸州等三十九州縣災歉籽種口糧倉谷。
54、但因不需上繳稅賦,加上前線士卒寄回大批軍餉和撫恤金,傷殘士卒和家眷的生活暫時無憂;只要天下雨,加緊播種一季冬小麥,明年的口糧就有了保證。
55、據楊老介紹,為了建渠,群眾自帶工具、自帶口糧;修建紅旗渠的石灰自己燒,水泥自己產,一分錢、一袋水泥、一個鋼筋頭、一根錘把子都做到了物盡其用。
56、之所以有這么一句俗話,是因為舊社會百姓缺衣少穿,很多人食不果腹,剩下的一點口糧,首先要給勞動力吃飽,其次要照顧小孩吃,老人便經常會忍饑挨餓。
57、按照一貫的做法,南京城內強化圣庫制度,將居民的財產全部沒收,由太平天國政府統一分發口糧。
58、其人少,每船僅數十人,余皆黑人,愚蠢無知,惟仰食于紅白人,工資口糧,所費甚巨。
59、有那個東家有我這么厚道,丫環不吃東西還要勸她吃,現在兵慌馬亂的,糧食多金貴啊!不干活的牲口都要口糧減半,別說是不會干活的人。
60、廟里儲存糧食是暫時的,等到稻谷入倉,一部分作為征購糧出售給糧站,一部分按人頭分給各家各戶作為口糧。
61、除進口糧食,海灣國家還依靠海外購買或租賃農田等方法保障國內糧食供給,但飽受一些國際組織和農田賃租國民眾的批評。
62、兩個都可以磨面加面粉做雜面饅頭,小麥這種作物,你地不平,水分不夠就會減產,這三種作物互相拌合以后,就是陜北,甘肅南部,寧夏南部農民的主要口糧。
63、或死后周恤其妻子,或當兵至期滿五十余歲者仍酌給予口糧若干以終其身,藉此固結兵心,自無不奮勇圖報也。
64、一個人想要“豹隱”,首先得解決住宿環境和全年的口糧,那就已進入了相對奢侈的領域。
65、人民公社時期,生產隊分口糧、分雜糧、分油菜籽、分救濟糧都是以斗代秤,人們認為用斗量最公平,用秤一高一低的,沒準頭。
66、遼南留下未來兩月的口糧即可,將倉庫里的糧食全部用掉,再堅持兩個月就要秋收了,到時候春麥和玉米會有不少,足夠養活上百萬人了!
67、偶然逛過來看看口糧、玩具什么的,都是嫌貴走開的比較多。
68、盡管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素有“世界兩大谷筐”之稱,但生產的糧食卻滿足不了本國需要,每年需進口糧食100多萬噸。
69、請明確告訴我,我的口糧中鎘污染狀況!生產者有所敬畏,政府部門有所作為,才能夠紓解“鎘米”焦慮,降低“鎘米”危害。
70、捐增監獄口糧,遍濟病囚醫藥,倡贖被掠良民子女數百口,資給路費遣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