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造句
“及第”的解釋
101、 第二卷主角行動軌跡圖1中,主要涉及第二卷前半部分章節的潭林行動軌跡,主要建筑為東華門、太醫院、東藥房、金水河等。
102、 佩服,佩服,小公子博學強記,將來一定會是一位狀元及第之才。
103、 捐納也有其好處啊,雍正爺時期的3個模范總督,李衛是捐納出身,鄂爾泰是祖宗余蔭,田文鏡是監生出身,竟沒有一個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及第。
104、 在科舉時代,經過鄉試、會試、殿試,得第一名者,稱“三元及第”。
105、 共計4顆三級原核,分別是第二天獵殺的一頭二尾狐,第三天獵殺的一頭噬齒鼠和鐵刺斑豬以及第四天的一頭黑狼。
106、 如若成功,到時高官厚祿位極人臣,即使加太子太保又如何?至于畢懋康,沒想到他一個進士及第的御史,竟然還是格物大才,又在兵部任上自行造出堪比西洋的火器。
107、 由于科舉制度及第者享有豐富的優待的榮譽,而且科舉也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后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
108、 廣東著名的粥品“及第粥”,又叫狀元及第粥、三元及第粥,其實質是一碗包羅豬肉丸、豬肝、豬粉腸的豬雜粥。
109、 在門蔭制度之下,秦塤已經官居敷文閣待制了,可是秦檜還不滿意,他存心要秦塤通過省試、殿試,博取狀元及第的榮譽。
110、 “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111、 楚炳文及其父皆狀元及第,兄弟楚丙義乃探花出身,當今圣上重文,這樣的楚府自然貴不可言。
112、 科舉制度在明清時代趨于成熟,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三場考試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
113、 抵達龍泉關第九十四師及第三十八軍第五二九旅奉命馳援忻口。
114、 一甲3名將獲賜進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別獲賜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
115、 伍湛記及第粥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全稱“三元及第粥”,是取古時科舉考試高中頭名的“狀元”、“會元”和“解元”的意思而命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