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績造句
“功績”的解釋
151、 大明開國以來,對開疆拓土創建綱治有卓著功勛的文臣武將,依其功績大小分封為公、侯、伯三等爵位,賜與金書鐵券為憑證。
152、 在他的功績面前,任何詆毀都是眇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
153、 “媽祖過海”又稱“走水”,旨在褒揚媽祖繞過萬重黑石礁,并排除艱難險阻的功績。
154、 就是沒有功績,沒干好事,也要虛構一些載入史冊;或者假人之美,藉為私惠;或者顛倒黑白,把壞事說成好事。
155、 盡管孫堅功績顯著,剛上任的荊州刺史、出身名門世族瑯琊王氏的王睿,卻對此頗為輕視。
156、 劉強國,現齡九十二,征戰多年,功績顯赫,功名利祿,潮起潮落,一生仕途緊張,性格直通,多受冤屈,老年含冤莫白,但終究大白天下。
157、 余寡聞,以為清官只需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即可,未必每個人都一定要創建赫赫功績。
158、 所以,為表彰劉累的功績,讓大家都看到“有付出就有收獲”,不能讓人才“流汗又流淚”,必須要為此樹立一個典范,孔甲賜予劉累“御龍氏”的光榮稱號。
159、 后人為了表達對夏禹治水功績的紀念,特將此處命名為“夏門”,“夏門村”由此得名。
160、 軍中一再易帥,頭緒紛繁,自然無心攻賊,外如各路招討的大員,也大半膽小如鼷,一些兒沒有功績。
161、 53載犁波耕浪,共和國的每一條航道都灑有海測兵的汗水;朵朵浪花都贊頌著海測兵的功績:他們測量島嶼6500。
162、 他的赫赫功績,堪與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稱為我國封建社會初期、中期與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163、 曼蘇爾的文治武功都有曠世之才,雖然他念念不忘自己的權勢,卻又對這個國家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164、 劉墉的父親劉統勛也是一代名臣,其功績其實在劉羅鍋之上。
165、 參展的書畫均由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書法家、畫家精心創作,藝術家們用手中的墨筆述出心聲,表達了對先烈功績的崇敬與企慕。
166、 范蠡和文種,他們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了赫赫功績,文種被后代譽為一代賢相。
167、 然而,四百多年后,這座昭彰鄭和海上赫赫功績的所在,卻見證了海上而來的屈辱。
168、 好了,本將有些乏了,智深你先回去準備準備明日隨軍出發吧,你單人獨馬剿滅白波山賊之功績,某已上報朝廷,相信不久嘉獎令就會下來了。
169、 內除國弊、外立國威,他誓將漢家文明沖破長城的藩籬播撒宇內,他沿著漢武皇帝的足跡建立了不朽之功績。
170、 以1985年全國推行“撥改貸”為例,從功績和扭曲兩個維度論述中國資本創新和擴張的歷程,兼具理性與客觀,堪稱全書點睛之筆。
171、 一日,李陵舉目南望,遠處祁連雪山皚皚生輝,近處烽燧巋然聳立,想到征戰匈奴的赫赫功績,不禁豪情頓生,萌發了勒石記功的念頭。
172、 這點小遺憾也是再所難免的,正所謂瑕不掩玉,眾位官員的功績還是不可抹殺的。
173、 后人為紀念夏禹治水的功績,曾在沂河岸邊建立了禹王城。
174、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舉不勝舉,距離臧霸最近的例子就是:田豫和牽招兩人,看史書,明顯田豫的功績比牽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