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造句
“劇種”的解釋
51、 莆仙戲是中國現存戲劇中古老劇種之一,原名興化戲,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52、 今年2月,南寧市邕劇展示中心在新會書院正式揭牌,“邕劇”這南寧獨有、世界唯一的稀有劇種在和世人“闊別”近40年后終于重新復活。
53、 滬劇出身于山歌小調,是一種從歌曲發軔、演變而來的戲曲劇種,從“東鄉調”、“西鄉調”到“本灘”、“申曲”,這些名稱都與音樂、歌唱密切相關。
54、 劇種有睦劇、浦江亂彈戲、扽腔、茂腔、五音戲等。
55、 越劇演員依然表現強勢,而在越劇這張特色牌之下,諸如婺劇、紹劇、甌劇等多個帶有浙江地方特色的小劇種也全面開花,體現著浙江戲劇文化的多樣性。
56、 流傳在浙江淳安一帶的睦劇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曾和黃梅戲并稱姐妹劇種。
57、 蒲州梆子,這種叫法是相對山西的四大梆子而言;山西梆子,是區別于秦腔;山陜梆子,這是京城人對在京城的其他劇種而言。
58、 雖仍無弦索伴奏,但吸收了山東梆子、柳子戲等地方劇種的部分鑼鼓經,增強了打擊樂伴奏的表現力,演出氣氛熱烈、活躍。
59、 地方語言緊密結合,逐漸形成了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亂”(亂彈)四大聲腔,唱白用中州韻、富有本地特色的劇種。
60、 除了一些經典劇目形式,今年還引進新編大型歷史古裝揚劇《衣冠風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燈戲《楓染秋渡》等新劇種,讓演出內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61、 最初多用歌仔戲的唱本,進入城市后,增加了歷史題材的劇目,多是從其他劇種或小說改編來的連臺本戲。
62、 其衍生出多種地方戲曲,如兩夾弦、四平調、五音戲、柳琴戲、茂腔、一勾勾等,是眾多劇種的直接母體,但說唱形式的花鼓并未消亡,一直并行發展。
63、 譬如杭劇,在杭州幾乎無人問津,許多杭州本地人從未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有杭劇這樣的劇種。
64、 祁劇是湖南19種地方戲曲中的大戲劇種之一,其代表性劇院是設立在邵陽的湖南省祁劇院。
65、 新中國成立以后發展起來的當代劇種有苗劇、彝劇、滿族新城戲等。
66、 湘劇屬戲曲大戲劇種,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亂彈四大聲腔,傳統劇目達一千多個。
67、 第二年6月,陸豐正字戲劇團受邀赴京參加全國珍稀地方劇種展演,與山西蒲劇、江蘇蘇劇、福建高甲戲等同臺表演,在首都贏得了滿堂喝彩。
68、 新年戲曲晚會15個劇種并不都是盡人皆知的大劇種,除京、昆、豫、越外,晉劇、閩劇、吉劇、徽劇、漢劇、湘劇、眉戶戲等特別“地方”的戲也被納入其中。
69、 每到立冬節,這些村子就有人開始給孩子們教戲,像冀中平原特有的劇種絲弦、二黃、羅羅腔、蹦蹦戲等,孩子們學戲的熱情非常高,因而整日鑼鼓聲不斷。
70、 【金陵晚報報道】揚州揚劇、蘇州評彈、丹陽丹劇等,都是全國名氣響當當的地方劇種,可是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六朝古都南京,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地方戲。
71、 少數民族戲曲劇種有的是形成于元、明、清時期的比較古老的劇種,如藏戲、壯劇、侗戲、白族吹吹腔等;有的是形成于清末、民國初期的近代劇種,如傣劇等。
72、 灘簧是由曲種而嬗變為劇種的一種草根藝術,有著200多年歷史,廣泛流行于蘇浙滬等長江三角洲地區,后來分蘗為錫劇、蘇劇、滬劇、湖劇、姚劇、甬劇等。
73、 作為山東地方特色的劇種,山東梆子一直深受省內戲迷喜愛,并揚名省內外。
74、 川劇,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是四川、云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藝術,是我國戲曲寶庫中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
75、 目前,該縣共有豫東調、琴書等11個劇種和鬼會舞、麒麟舞等19種以“葛天氏樂舞”為主的民間舞蹈。
76、 亂彈和梨花大鼓,是威縣兩大地方特色劇種,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77、 七月一個溽熱的夏夜,余年春吃過晚飯,把一張睦劇(淳安地方劇種)的碟片放進了DVD里,坐在18寸的舊彩電前,聽得很入神,贊嘆不已。
78、 郭德綱八歲學評書,后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2005年加盟鐵路文工團,拜侯躍文為師,并學過京劇、評戲、河北梆子等劇種,傳統曲藝的根基十分深厚。
79、 “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直到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80、 自古秦人“慕經學、重處士、持清議”又“性剛好斗,負氣健訟”,秦腔就是這種性格的表現方式,所以,演出這種負氣訴訟的戲,別的劇種很難與秦腔相比。
81、 中新社蘭州十月十二日電(記者殷春永)西部名劇種隴劇折子戲《滑油山》將于本月中下旬在香港登上舞臺,向香港市民展示西部富有民間色彩的表演。
82、 期間,寧波越劇吸收京劇、杭劇演員,汲取其他劇種的藝術精華,并嘗試進行男女合演,舞臺藝術獲得了長足發展。
83、 晉劇,又稱中路梆子,是山西的代表劇種,也是我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項目。
84、 幾個月前,杭劇《蘇小小》亮相“西湖之春”藝術節,讓這個瀕臨滅絕的劇種燃起了復生的希望。
85、 曲藝之鄉河南有60余個劇種瀕臨滅絕,漁鼓道情等地方戲,不僅無人繼承,觀眾也越來越少。
86、 作為中國傳統劇種,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作為“昆劇之母”的《牡丹亭》,卻由于種種原因瀕臨雕謝。
87、 花燈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貴州省群眾基礎最廣泛的地方劇種。
88、 祁陽祁劇是古老的地方劇種,為了發揚光大這一傳統劇種,祁陽縣委、縣政府想方設法,大力扶持。
89、 老一輩的藝術家通過實踐,根據潮劇鑼鼓打擊樂器的特性,結合本劇種的表演特點,把潮劇鑼鼓分成三種鑼鼓組合,即大鑼組合、深波欽仔組合和蘇鑼組合。
90、 晉劇為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為中國傳統戲曲。
91、 本場演出由江蘇省演藝集團、江蘇省戲劇家協會承辦,演出匯集了京劇、昆曲、淮海戲、錫劇、淮劇、揚劇等多個劇種,選取了多個經典劇目的精彩片段。
92、 她原習豫西調,后在演出中逐漸融豫東、祥符各調于一體,并廣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劇種之長,大膽創新,開創了豫劇唱腔改革之先河。
93、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灘曾活躍著一個來自寧波的劇種——甬劇,深受人們的喜愛。造 句 網
94、 另外,游客們到了千島湖還可以欣賞到睦劇,這是全國300多個地方劇種之一,蠻有味道的。
95、 在這其間學習又潛心學習了京劇、評戲、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于梨園,工文丑、工銅錘,為豐富自己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96、 一個劇種對觀眾、對社會的影響力,主要靠自己聞名于世的“看家戲”和“叫得響”的精品劇目體現的。
97、 本報訊(記者張航)中國戲曲學院日前發布,2014年表演專業招生新增揚劇、河南曲劇、吉劇三個戲曲劇種。
98、 同時,“文樂”增加了墜琴、二胡、笙、笛、嗩吶,“武樂”增加了大鑼、手鈸、堂鼓等,從而逐漸形成了獨具藝術風格的北詞兩夾弦劇種。
99、 陜西除了有大西北人民喜聞樂見的秦腔外,還有眉胡、阿宮腔、弦板腔、漢調二黃、碗碗腔、長安道情、漢調桄桄等40多個地方色彩濃郁的小劇種。
100、 在開場歌舞《詠梅》之后,第一個節目即為河北地方劇種河北梆子《大登殿》,讓觀眾真實感受到了誕生于燕趙大地的藝術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