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刺史造句

    “刺史”的解釋

    刺史[cì shǐ] 刺史 刺史,又稱刺使,職官。“刺”是檢核問事的意思,即監察之職。“史”為“御史”之意。 秦制,每郡設御史,任監察之職,稱監御史(監郡御史)。 漢初省,旋復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出刺各地,不常置。漢武帝繼廢諸郡監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檢核問事之意。刺史制度在西漢中后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對維護皇權,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興局面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作用。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稱州牧,職權進一步擴大,由監察官變為地方軍事行政長官。
    用“刺史”造句 第11組

    101、例如,漢末的刺史和唐末的節度使等均集軍民兩政大權于一身,對直屬僚佐均有自行辟除的大權。

    102、“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手種黃柑兩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一副親力親為的風范。

    103、初時,中郎將董卓因賄賂中常侍張讓等人,結托朝貴,得任顯官,拜前將軍,鰲鄉侯,領西涼刺史,統西涼大軍二十萬,驕橫跋扈,常有篡逆謀叛之心。

    104、初,南秦州豪右楊松柏兄弟,數為寇盜,刺史博陵崔游誘之使降,引為主簿,接以辭色,使說下群氐,既而因宴會盡收斬之,由是所部莫不猜懼。

    105、先是安定太守孫俊受取狼藉,屬國都尉李翕、督軍御史張稟多殺降羌,涼州刺史郭閎、漢陽太守趙熹并老弱不任職,而皆倚恃*貴,不遵法度。

    106、玄宗規定,幾位刺史到任之后不負責具體州務,一切政務都交給僚佐處理。

    107、庚午,至蒲州,刺史趙元楷課父老服黃紗單衣迎車駕,盛飾廨舍樓觀,又飼羊百馀口、魚數百頭以饋貴戚。

    108、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遷上谷太守。

    109、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

    110、黃岸是黃帝的一百零一世孫,唐朝的進士,官居廣西桂州刺史,后定居福建。

    用“刺史”造句 第12組

    111、己巳,尚書右丞相張說、御史大夫崔隱甫、中丞宇文融以朋黨相構,制說致仕,隱甫免官侍母,融左遷魏州刺史

    112、曾任柳州刺史的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曾以“江流曲似九回腸”描述柳州的地貌,站在馬鞍山頂正好可俯瞰宛如“天然大盆景”的柳州城市概貌。

    113、諸子無汗馬之勞,位至柱國、刺史

    114、契丹使瀛州刺史劉延祚遺樂壽監軍王巒書,請舉城內附。

    115、這里是潮汕十余萬袁氏的發祥地,相傳始祖為袁琛,為北宋兵部尚書,因反對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被貶為潮州刺史

    116、卻因宿疾復發,無法全力工作,乃派遣姜維為涼州刺史,負責西北區戰事,自己到達東方的涪城附近,認真評估東向的可能性,不幸病情轉劇,逝于涪城富樂山。

    117、揚州刺史劉馥、汝南太守都亭侯李通引大軍五萬余人押送糧草八十余萬石來到襄陽,曹軍士氣大振,會中原麥大熟,曹操宴請文武眾臣以示慶祝。

    118、溫居綱轄,首糾其事,出文規為安州刺史

    119、黃巢向全國發布檄文,揭露了唐朝宦官專權、官吏貪暴、綱紀敗壞、科舉失才等弊政,提出了“禁刺史殖財產,縣令犯贓者族”。

    120、這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時偕友人游覽齊山的即興詩,愉悅中不乏豪情。

    用“刺史”造句 第13組

    121、聽說隨州刺史董宗本第一次升帳的時候,王端直接不屑去點卯,一點面子也不給。

    122、狄仁杰到職后,改變了前刺史獨孤思莊盡趨百姓人城,繕修守具的作法,讓百姓返田耕作。

    123、趙柵一襲黑衫挺挺的站在襄陽城的城樓之上,距離上次的大戰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冷羽力排眾議,封趙柵為襄陽刺史,黃巾之戰也已經接近尾聲了。

    124、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峰”、“江流曲似九回腸”的詩句來描繪這里。

    125、志主既有相國太尉、皇親貴戚,又有藩鎮大吏、刺史太守;既有處士名流、真觀洞主,又有郡君夫人、宮娥才女。

    126、其后稍稍變易,公卿以下傳相促急,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悉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127、東漢安帝時,昌邑縣令王密為了感謝荊州刺史楊震當年的提攜之恩,深夜攜重金拜訪楊震,并說暮夜無知者。

    128、是歲應司空辟侍御史兗州刺史以二千石之尊,過鄉里,薦祝祖考,白日繡衣榮羨,竟無他怪。

    129、贈本官,加絳、晉、建州刺史,謚曰質。

    130、現在,這個未來的徐州刺史要和家將們議論國事,她一個內眷也不好逗留,就脈脈看了王焯一眼,便先陪著老夫人下去了。

    用“刺史”造句 第14組

    131、袁紹重整兵馬,在界橋大敗公孫瓚,大將鞠義還射殺了公孫瓚的冀州刺史嚴綱。

    132、以前大同軍及云朔都防御營田供軍等使李珰檢校左散騎常侍、豐州刺史,充天德軍豐州西城中城都防御使、本管押蕃落等使。

    133、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

    134、刺史臧曼向朝廷呈報了孫堅的功勞,于是,孫堅被任命為鹽瀆縣丞,數年后,又相繼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

    135、南譙王義宣不肯就征,以誕為侍中、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開府如故。

    136、各州刺史和河東道按察使這批官員邀請也就算了,畢竟李治監國期間,曾有不少文書往來,也算私下聯誼。

    137、梁、益二州土境豐富,前后刺史,莫不營聚蓄,多者致萬金。

    138、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表行東郡,領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蹙威柄,冀獲秦師一克之報。

    139、刺史大人說的是,不該打斷了子日的詩興啊,須知子日素昔的詩才可是極好的。

    140、六月己卯,魏建義城主蘭寶殺魏東徐州刺史,以下邳城降。

    用“刺史”造句 第15組

    141、征西將軍陳泰命雍州刺史王經率所部進駐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陳倉(今陜西寶雞東)到達后,再鉗擊蜀軍。

    142、許稷字群苗,泉州刺史輔乾之孫。

    143、至于兩朝的達官顯宦有很多鮮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其他如尚書、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勝枚舉。

    144、墓主名諱已殘,對照墓志文和史書,可以確定墓主人為北齊義州刺史羊烈。

    145、李渤見水蘭頭腦清醒、辦事公正,就上奏朝廷舉薦他當了宜州(今廣西宜山)刺史

    146、只是很可惜,幽王十二年時任忻州刺史的江安右遷廷尉府,忻州刺史就變成了唐家。

    147、在下王錚,字森龍,見過張公公!在下想買個刺史做!

    148、與此同時,在徐州東海郡剡城的徐州刺史府中,陶謙正召集手下商議曹軍攻擊一事。

    149、盡管孫堅功績顯著,剛上任的荊州刺史、出身名門世族瑯琊王氏的王睿,卻對此頗為輕視。

    150、因聞知交趾(泛指南方,當時轄兩廣及越南等地)出丹砂,故求為勾漏(今廣西北流)令,攜子侄至廣州,被刺史鄧岳挽留,便于羅浮山修煉,終老。

    * 在線查詢刺史造句,用刺史造句,用刺史組詞造句,包含刺史的句子。
    刺史

    關于刺史的詩句

    關于刺史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