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造句
“分兵”的解釋
51、 要加強領導,明確分工,做到分兵把口、責任到人,確保預防到位、處置及時、應對有力。
52、 金人遂分兵自光州犯黃州之麻城,自濠州犯和州之石磧,自盱眙軍犯滁州之全椒、來安及揚州之天長、真州之六合。
53、 目前各省派出防疫隊,分兵把口,一個省包一個縣,是指揮部的正確決策,但未知防疫力量是否足夠。
54、 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遂被關羽擊斬。
55、 要分兵把口,切實把好數據入庫質量關。
56、 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表行東郡,領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蹙威柄,冀獲秦師一克之報。
57、 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后發制人。
58、 車橋戰役采取“圍點打援”的掏心戰術,一部分兵力在車橋據點采取偷襲、強攻,另外兩路縱隊在援軍可能到來的蘆家灘一帶阻擊。
59、 同時,在下寮的越—老聯軍向下寮挺進,于1954年1月31日突然襲擊阿速坡,解放菠羅芬高原,迫使納瓦爾分兵,通過“空中橋梁”,增援老撾王都瑯勃拉邦和芒賽。
60、 敵人襲擊越西縣城后,除少部分兵力布置在縣郊隱蔽在彝漢雜居處外,絕大部分兵力躲藏在小相嶺里。
61、 辛亥,以江、皖、魯、豫匪擾,諭沈葆楨等分兵搜剿,解散脅從。
62、 我們救援基地有三萬多人,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編成幾個人一組,一礦一組,分兵把口、找隱患、整改,效果很好。
63、 孰料這支前鋒剛剛追至淤口關,即遭遇契丹南院大王迪輦、將軍高謨翰大軍分兵合擊,梁漢璋部苦戰竟日,終于寡不敵眾,梁漢璋中流矢陣亡,前鋒二千騎全軍覆沒。
64、 8個分項工程領導小組,分兵把口,從完成時間、完成質量上立下軍令狀。
65、 利用今冬明春對重點項目進行謀劃和梳理,落實領導包保責任制,分兵把口集中推進,為明年“4·18”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奠定基礎。
66、 原來,英布將一萬人的兵力分成五個小分隊,時而同時進攻,時而遞次攻擊,時而合兵一處,時而分兵退卻。
67、 又因西域一帶,叛服無常,索性遣將分兵,四處巡行,遇著攜械的部落,統加屠戮,共殺一百六十萬人,方才收刀!民也何辜,遭此荼毒。
68、 未來中國所面對的是來自遠洋、遠海的威脅,如果單純地依靠三大艦隊分兵把口作戰,顯然會力量分散。
69、 主公,我以為,我們可以分兵把守在冀州得邊境上,以逸待勞!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70、 夏侯淵率領一萬人馬掃清城內的亂兵,然后分兵把守四門,然后給曹操發出消息。
71、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眾寡不敵,退回漢中。
72、 各人分兵把口相距咫尺未能相見。
73、 裝備好,火力強,以部分兵力堅守坪洞東北一帶的山峰,掩護該師向清川江以南的球場和價川方向撤退。
74、 荊襄則是留給關羽和諸葛亮兩人分兵把守了!看完密報,周瑜喃喃自語了一句:“龐統?這又是何人?”。
75、 按這樣的攤子,要是分兵把守,每個哨位五到六個人,就算三班倒,也得將近二百名熟練能手才行。
76、 可是他們應該沒有那么多的兵力來分兵把守啊,如果他們有那么多兵力早就傾巢而出向自己圍攻過來了。
77、 擎天柱號的觀通員也發現了這一情況,匯報之后,鄭毅峰認為這些小魚小蝦無足輕重,便沒有分兵攻擊,致使趙承業失去了消滅樺山資紀的機會。
78、 七省之中互相的邊界上也囤聚了兵力,可以酌情將部分兵力量轉移到前線,加強和敵省交界處的兵力,而淡化占領區內部邊界的防守。
79、 孟連長道:“不急!先把俱樂部打開,然后叫副連長和班長們全部到連部會議室集合,告訴他們現在就分兵!對了,指導員在不在?”。
80、 石敬瑭自知兵少,閉門自守,大帥可分兵斷其糧道,叛軍無援久而必亂。
81、 官軍分兵守境,互不協同,而流寇來去如風,實難聚殲【造 句 網】。
82、 全市所有副市級領導干部一人負責一項工作,分兵把口,所有單位、部門全部成為救援成員單位。
83、 誰都明白賈提曼澤這么做是要奪得契卡山匪隊伍的部分兵權,兵權可以說是山匪們的全部,這倒也是,山匪除了兵也就沒別的了,誰能施號發令誰就是山匪老大。
84、 正當諸侯為繼續停駐酸棗還是分兵進襲各持己見的時候,并州傳來消息:牛輔采納手下謀士的計謀,集重兵日夜攻打壺關,并分出騎兵劫掠周邊的小縣城。
85、 袁紹聞知,急忙派兵救授,曹操左右見‘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
86、 現在兵慌馬亂,我料他們絕不會為我們兩人而分兵來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