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造句
“俗語”的解釋
101、 關于這一俗語的本源,最常見的解釋是“不到烏江心不死”(有時亦作“不到烏江不肯休”),而“不到烏江心不死”一語則典出項羽自刎于烏江事。
102、 東北有句俗語“護犢子”,用動物保護下一代的本能來形容一些為人父母者,只不過這些父母的所作所為以人類社會的標準來看,屬蠻不講理,顛倒是非。
103、 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104、 來自江永的“千家峒”無渣香姜,以精美的小袋包裝面市,以當地流傳的俗語“吆喝”客人,“晨吃一塊姜,勝過喝參湯”,引得眾多消費者競相品嘗。
105、 三十歲上下,黃面微須,身穿青銅鎧甲,手中一桿合扇板門大刀,頗是威風凜凜!廖化此人,在后世最出名的大概還是那句俗語“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106、 云海大師是佛門有道高僧,雖然俗語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現在馬家有難,不是起內訌的時候,必須要想辦法盡快解決這件事。
107、 他們兩個本來是姑舅親,俗語有言“姑舅親,輩輩親,砸斷骨頭,連著筋!”。
108、 我絕不同意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如果這樣,即使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長久,正如俗語所說,‘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109、 今江湖間俗語,謂錢之薄惡者曰慳錢。
110、 有一句俗語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不?我們這么多個臭皮匠,就算他是諸葛亮,也照樣能打贏他的。
111、 我老孫不去!不去!俗語謂‘賒三不敵見二’,只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112、 由此,不禁聯想到“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的俗語。
113、 又叫榛雞,本身沒有多大,卻是山中奇珍,俗語里說的“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114、 那會不會有錯判的情況呢?我們那里可是有修橋補路瞎雙眼,殺人放火福壽全的俗語啊。
115、 “蹲苗”是農民種田時的一句俗語。
116、 “蘿卜快了不洗泥”是老天津衛人愛用的一句俗語,意思是說生意人在買賣好的時候,往往就不考慮商品的外觀和服務質量了。
117、 因為勿庸置言,各地民俗語言固有它別具一格的神采,也同時存在著瑕瑜共在的弊端。
118、 諺語也叫“俗語”,如“南風不過晌,過晌聽風響”,“人敬有的,狗咬丑的”,都有歌謠的特點。
119、 “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在廣東是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語。
120、 吳霞的父親是退休教師,他與黃占華父母商定婚事時,黃占華父親無意間提到“生米已煮成熟飯”的俗語,讓吳父顏面盡失,兒女婚事從此被擱淺。
121、 在婆媳矛盾中,俗語總用“三夾板”來形容丈夫的地位。
122、 老百姓有句俗語,叫做“買家沒有賣家精”,這主要是由于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造成的。
123、 在我們老家,有“狗肉不上席面”和“豆腐渣上船,人貨不付錢”兩句貶損之義的俗語。
124、 俗語云三人成眾,三爺的病,還得請兩位把關才行哪。
125、 俗語有言,魚龍變化,在中原腹地,黃河上還有一道龍門,據說古時有鯉魚逆流而上,在龍門一躍成龍。
126、 俗語又說,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慕容寒竹追隨光化漂泊塞外多年,雖每每思鄉情切,然終究是習慣了這方水土。
127、 我們蒙古有名俗語,一輛勒勒車,有兩根轅子,少了一根牛拉不動。
128、 帝國中流行的俗語,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便是這個道理。
129、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就是宋時流行起來的。
130、 歷史的車輪不停向前滾動,凡四百多年間,康家從初創到隆興,一直富裕了十二代,遠遠超過了“富不過三代”的俚言俗語。
131、 都半夜了回到吳府的老員外添了個毛病,頭頂斑禿了,俗語鬼剃頭,頭發讓風不知啥時候給刮哪去了。
132、 俗語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向您那大槍就像插磨眼子里了,拔不出來捅不進去,完完全全讓人家給控制住了,你是不得說點軟乎話以求原諒,饒恕。
133、 粵語有句俗語叫“屙屎唔出賴地硬”,意思是做不好事情就找借口推卸責任,這次相關部門卻是嫌地太軟了。
134、 正應了那句俗語,剃頭挑子一頭熱。
135、 現代傳播媒介強化了“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一古老俗語的適用性。
136、 俗語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只要他有把柄落在我們手中,何愁他不乖乖的聽話,為我之所用。
137、 月香乖,俗語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138、 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當上皇帝南面稱尊,而相反打了敗仗,臣服他人,卻為北面稱臣,所以也就有了俗語中的“敗北”。
139、 他稱雖然俗語說藍領工作“工字不出頭”,但他認為“有工字,才有土,才有建造業,才有香港”。
140、 到醫院經過檢查,小楊犯的是癲癇癥,也就是俗語講的羊癲風發作。
141、 俗語道南船北馬,北方之兵必不慣江上往來,久處于此便易生疾,不知丞相可有解法?
142、 無巧不成書的俗語,教導主任剛剛路過,看到冷雨搖搖擺擺一副醉酒的某樣,心中頓時不爽。
143、 俗語說“多年媳婦熬成婆”,媳婦轉變為婆婆,是權力在手導致的變化;老版粉絲轉變為新版的批評者,則是話語權在手導致的變化。
144、 以改變環境的大禽獸被小動物所欺的俗語,比喻人一旦失去了權勢則被冷落,甚至投井下石。
145、 “不到黃河不死心”(有時亦作“不到黃河心不死”)是人們常用的一句俗語,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146、 有女萬事足,老馬肯定不知道中國有這句俗語。
147、 新加坡前高級政務部長施迪也以馬來俗語“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來贊譽李光耀。
148、 除了海量的珍貴資源外,仙緣也是很重要的,這正應了一句俗語,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149、 俗語說‘女大十八變’若是將來定然會出落得傾國傾城之貌,想那小子也真是福淺命薄!我若能抱得那般美人,這一生倒甘愿為她做牛做馬了呢!
150、 “多言多敗”的思想傳布民間,演化為日常俗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