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造句
“作家”的解釋
101、爺爺是民間文學作家,經常下鄉采集民間故事和民間歌謠。
102、智慧屬于人類,而風格屬于作家。
103、閱讀小說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簡單,而是一門困難而復雜的藝術,你不僅要有能力去體會作家非凡的技巧,更必須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才能進入藝術家為你所創造的境界,領悟到更多的東西。
104、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05、一個作家應該極力在平凡中去尋找既有趣味,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情調。
106、作家們最害怕的莫過于被別人忽視。與忽視相比,非難、仇恨和反對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詞。約翰遜
107、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青年作家,一年之內寫了三本書。
108、作家用詩文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
109、都說我是個大作家。我對這個奇怪的想法心存感激,可是卻不認同它。將來會有些智者輕松把它駁倒,給我安上一個騙子或者粗制濫造的標簽或者兩個同時安上。
110、由于黨的重視,一批青年作家脫穎而出。
111、大作家的作品,言辭脫口而出,沒有矯揉造作的姿態。
112、這位在三十年代曾經有過很大影響的作家,近十年來已經湮沒無聞了。
113、一部小說,讓這位作家一夜之間身價百倍。
114、青年作家要虛心學習,不能目空一切,惟我獨尊。
115、青年作家要學習老一輩作家那種嚴謹不茍、惜墨如金的文風。
116、我們在褒貶古代作家、作品的時侯,不能脫離開當時的社會背景。
117、有的作家寫不出好的作品來,并不是江郎才盡,而是沒有生活閱歷。
118、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極具文才,能援筆成章,文不加點。
119、因此,文學文本不可能有眾口一詞的判斷,研究者畢竟不是被動的闡釋,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迎合作家的創作意圖,而應該有他自己的批評自覺與批評個性,有各自獨特的批評旨趣。
120、作家必須到群眾中深入生活,體察民情,閉門造車是寫不出好作品的。
121、海峽兩岸的作家就創作問題開誠布公地交換了看法。
122、俗話說“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細細想來,也是有道理的。
123、為了體驗農村生活,這位年輕的作家從繁華的大城市來到農村安家落戶,很快就和當地農民打成了一片。
124、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種吧!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偉大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憫。這是三個不同的層次。
125、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作家,是不會去描寫那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東西的。
126、一般作家都有下筆千言的本事。
127、作家必須加強道德修養,文人無行的現象必須制止。
128、有的同學剛剛開始學寫文章就想模仿作家的手法,結果是東施效顰,弄巧成拙。
129、小楊從小就立下雄心壯志,長大要當個作家,他整天寫呀寫,如今已有幾首小詩發表在縣報上了。
130、你在著名華文作家的面前賣弄華文,豈不是班門弄斧。
131、你一會兒想學彈鋼琴,一會兒又說想當作家,一會兒又變成踢足球,這樣朝三暮四,將來只能是一事無成。
132、他的所謂善行,根本就是欺世盜名而已。至于人格,真的作家,不是欺世盜名的,也有他們的人格在作品里。
133、他所做的文章與尋常吟風弄月的作家不同,很有獨到見解。
134、佟老師本意是去張聰及其他幾位同學家作家訪,無耐半途被車撞倒,弄臟了裙子,只能廢然而返。
135、老作家童心未泯,總喜歡和孩子們交朋友,他的作品也很受廣大少兒的喜愛。
136、一個作家,如果把自己關進象牙之塔,不去接觸現實的廣闊社會,就不可能寫出感人的傳世之作。
137、對于他這個著名作家來說,寫篇小稿子是不在話下。
138、抗戰時期,大后方的許多作家并沒有因環境險惡而以蠅營狗茍的態度來保全自己。
139、這位作家經常寫些歌功頌德的文章,用來巴結*貴。
140、那位作家不大愿意在他的作品中寫那種纏綿悱惻的東西。
141、從這些章節可以看出,他的陽春白雪,象某幾個美國人那樣,實在有點過分,大多數作家都望塵莫及。
142、一個勤奮而又虛心好學的作家,是不會江郎才盡的。
143、開始,這位名作家給編輯部的投稿也是石沉大海,但他毫不灰心,堅持寫作,終于取得了成功。
144、一個是*彎的作家,一個是香港的運動員,兩個一見如故,成了好朋友。
145、身為作家的他很注重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生活怡然自得。
146、作家想要寫一部好作品,就不能閉門造車,必須去體驗生活。
147、自從有了當作家的理想,他就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148、像你這樣筆底生花的大作家,寫一篇散文還不是輕而易舉!
149、這位作家的作品,有著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150、這位老作家運用語言的功夫已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