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造句
“五經”的解釋
51、 河東區十五經路12號大院樓道的對講門門鈴系統出現故障,無法正常使用,已有兩個月之久,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52、 孫子、五曹、九章、海島、張丘建、夏候陽、周髀、五經算、綴術、緝古、記遺、三等數,這些書都是算術教材,并且是唐朝考試內容。
53、 你到底在說什么,別在故作深奧了,我承認我沒文化,不像你們‘四書五經’濫熟于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通今博古,無所不知。
54、 日本有學問的人會從四書五經上找字,普通人從《萬葉集》(日本的古詩經)上找字。
55、 唐朝沒有四書五經,有九經,《禮記》與《左傳》為大經,《詩》、《周禮》、《禮儀》為中經,《易》、《尚書》、《公羊傳》、《?梁傳》為小經。
56、 經義就是取五經中的一句話為題作經義文章,結構為破題,承題,小講,收尾四大部分。
57、 飽讀四書五經的他對西學也有濃郁的興趣,在研習《梅氏叢書》和《數理精蘊》的基礎上,還給學生講授數學課。
58、 初,武帝昭明太子統;五歲能通五經,讀書一目五行俱下。
59、 老三書讀得最好,什么諸子百家、四書五經倒背如流。
60、 從考卷上至今還有一道題目沒有補充完整可以推斷出,這個小胖子讀書水平應該非常有限,至少四書五經都沒有讀熟讀透。
61、 詩書經綸卻并非特別出彩,最多只是早慧而已,他背誦那些四書五經道德文章憑的是記性超群,至于說寫詩作賦,那水平不過是一般罷了。
62、 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待得腦智開化,方可學習四書五經是也,所謂經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
63、 譬如,社會上流傳較廣的作弊小炒《五經味根錄》,就是一些書商為了牟利,把四書五經用蠅頭小楷印成巴掌大的小本子,既省卻考生抄錄之苦,又便于隱藏攜帶。
64、 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
65、 古人提倡背誦,四書五經唐詩宋詞都要背,許多著名學者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把主要的經典都熟讀成誦了。
66、 其實李云中想的沒錯,洪秀全生于耕讀世家,7歲起在村中書塾上學,熟讀四書五經及其它一些古籍。
67、 當時,他積極倡導儒學,首次嘗試開科取士,創辦東閣學士府第,并建議漢武帝設五經博士,置弟子員,以大量培養人才。
68、 五經無雙許叔重所著的《說文解字》之中也有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
69、 從四書五經到漢史三國經賦,無不是令他迷失自我,神人入勝,常常留戀于神州的大江南北,酈道遠的山水清凌,崖川險山惡水,常常幻想自己身臨其境,身同感受神州美韻。
70、 葉鋒的日子也緊張了起來,早晨要在師傅的呱噪和鄙視中晨跑,上午是站樁、練拳,下午去范先生處學那些拗口的四書五經。
71、 7歲起在村中書塾上學,熟讀四書五經及其它一些古籍。
72、 “四書五經,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貴富家不可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