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端造句
“爭端”的解釋
151、 二,勞師襲遠不應成為回避爭端的借口,利益若被侵雖遠必爭。
152、 蘇布哈曼尼亞曼表示,“水問題是巴基斯坦捏造的爭端議題,意在挑起巴基斯坦民眾對印度的長期仇恨。
153、 茂煉轉債爭端系列報道:40%持有人決定維權。
154、 一個人也不會死,最后和平解決爭端,這個法子不錯,很值得推而廣之嘛。
155、 今日兩派爭端分明是金賊挑撥所致,你我既已知悉,縱不能居中調停,但也決無置之之理啊。
156、 這些都表明美國意圖借機挑撥是非,打壓中國,也呼應了今年美國在我周邊海上爭端所明確的偏袒他國的立場。
157、 ,是為了確保南沙群島的自然資源落入最弱的爭端國手里,因為菲律賓完全依賴外國公司開發自然資源,并且只能從中得到一部分資源,跨國公司將賺得盆滿缽滿。
158、 此地是吐蕃宣慰司與東察合臺汗國雙方爭議之地,由于荒無人煙無法耕作游牧,因此雙方的態度是小心回避爭端,久之自然而然成了“二不管地帶”。
159、 中代已還,爭端斯起,掩抑其言則專蔽,誘掖其說則侵誣。
160、 美國“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認為,“臺日簽訂的漁權協議是解決區域爭端最佳范例”。
161、 X李登位之后,中日關于釣魚島的爭端不斷升級,為數眾多的中國人都支持攻打釣魚島,鷹派軍官放言很自信,取釣魚島如囊中取物。
162、 這項比賽是一項非常不同尋常的邊緣運動,參賽者伸出一根手指套入皮帶后,努力將對手拉過刻在桌子上的標線,據稱有人利用此種方法解決爭端。
163、 江湖紛亂,群雄角逐,一時之間爭端四起。
164、 如前所述,中國在涉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利的問題上,一貫堅持由直接有關國家通過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爭端。
165、 一個社會如果把解決爭端的重擔全部訴諸法律,結果可能會訴訟成災,積案如山。
166、 過橋費由洋人出面收取,目的是為了避免稅錢起釁,但實際上還是糾紛時起,爭端不斷。
167、 國與國間,彼此都不去動對方高官親屬,這是國際爭端中的慣例,約定俗成的規矩。
168、 造紙廠爭端中的西班牙公司已于2006年宣布取消在弗賴本托斯市建廠的方案,改在烏拉圭的另一座城市建廠。
169、 其它如“地下有知”的解釋,也加上“若”字,修整為“人死后若還有知覺”,避免無謂爭端;并將“日據”改為“日治”、“山胞”改為“原住民”。
170、 與世隔絕,與草木同腐;如果人愿意象野獸般活下去,這世間大概不會有什么爭端了。
171、 公元前435年,伯羅奔尼撒同盟中的科林斯與其殖民地克基拉發生爭端。
172、 這下江華的同事們炸群了,大家都為了這十個名額爭吵不已,最后才通過抽簽的方法平息了爭端。
173、 雖說中堂電令大軍擇日歸國以免引發爭端,可是大軍在外自己暗調兩營士兵留歸它用還是能做到滴水不漏的。
174、 俄羅斯駐菲律賓大使庫達舍夫日前在接受菲主流媒體《馬尼拉公報》采訪時表示,俄反對任何非當事國介入南海爭端。
175、 (第649頁)“以廉言之,理財制用,崇儉務實,使天下家給人足,盜賊不起,爭端不作,貪官污吏無以自容,此廉之大者也。
176、 據中評社報道,釣魚島主權爭端未平息,臺日預定11月先談漁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