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造句
“書信”的解釋
101、侍婢一臉沉重的接過了書信,咽了咽口水才道:遵命。
102、我啊,中午的時候趁這大家不注意的時候把裝有書信首飾盒放在她的課桌上面,上面寫著晚上學校門口見,落款是傅。
103、這丫頭,就會亂點鴛鴦譜!你喊的痛快了,鬧心的確是老哥我啊!哎,平時都白疼這丫頭了!夏書信正要把夏香竹攆出去,徐三鳳發話了。
104、李如松的心思的確機巧,逍遙子領了命,李如松拿出一封書信托逍遙子轉給努爾哈赤,又叫過小飛單獨給了他一封信,道是臨別贈語云云。
105、正如荀攸所想,當聽到書信是姜麒所寫之后,被稱為慈明無雙的家主荀慈,都經不住將案上書信拿起來看看。
106、將軍下達了互調互訓的命令后末將就寫了幾封書信給以前的同僚,好在他們沒有忘了我。
107、近現代名人不讓古人獨擅勝場,他們的書信在拍賣會上緊追猛趕,價格一路看漲。
108、駱賓王才華絕世,身世飄零,遭際坎坷,他的書信也都懷古傷今,一詠三嘆,蒼涼飄逸,一篇讀罷,令人感慨系之。
109、到了衛守仁衛守義兄弟時,家道變殷實,與洛陽知縣魏襄素有往來,書信中魏襄誤將衛寫為魏,后來戶書造冊、書柬往來均書以“魏”字。
110、即是已踏上此路,何羽塵斷然不會中途而廢,只是該與云老道別心中卻是有些猶豫,想了半響之后,何羽塵還是決定給云老留一封書信,免去揮手道別的感傷。
111、桑維翰攜石敬瑭書信出使契丹,遞上奏表,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喜,石敬瑭所提之是盡皆應允,約言整兵五日,舉六萬雄兵南下相助,以信炮為號。
112、至襄陽,民皆泣告城下,愿受軍法,雍將長孫冀不忍,猶豫未決,民以公書信呈上,長孫冀覽信而嘆,請旨皆赦之。
113、屈身稱徒只是一個開端,白居易第二次高調提到唐衢是在《與元九書》中,這是白居易被貶潯陽后寫給好友元稹的一封書信。
114、周鐵和杜森看看手握書信的胡辛,又看看撲身離去的銀鴿,同時宛爾一笑,但二人都沒有吱聲,而是耐心地等待著胡辛說話。
115、武鏖夫婦見書信和馬小姐的庚帖后甚喜,遂款待來人。
116、浪漫忽忽點上燈燭,從箭上解下書信,這封信是火漆封口,信皮上寫著“速交逆賊浪漫忽忽親啟”。
117、卻說鄧艾得了王瓘書信,大喜,急寫回書,令來人回報。
118、霸嵐見說服不了唐城,恨恨跺腳,接過書信,卻未有離去,只是尋了一處地方坐下,不再言語。
119、看罷書信,我收拾行囊,領了戒牒直奔杭城。
120、就這樣,一群熱血貌美的翩翩少年收刮了霧隱仙人他們在靈幽谷的錢財,留了封書信交代了他們現在的情況和粗略的打算之后便風風火火的闖江湖去了。
121、孫堅催糧書信傳到袁術手中,袁術自然不會像歷史上那樣,不給孫堅糧草。
122、書信出現的歷史今已難辨,但唐代詩人貫休寫的“尺書裁罷寄郵筒”,大概是最早提及現代。
123、書信、日記、留言條、請假條、記敘性短文、說明文等,都要背誦,然后仿寫。
124、李玄景這才放下心來,自己白龍魚服到大林寺來,不就是為了此事的嗎?殿下身懷朝廷安危,就是殿下不親自前來,一紙書信相招,我大林寺也會全心全意輔佐殿下。
125、世子收到書信沒有啟封,連同張安一起送往燕王軍前,方孝孺的離間計謀無法實行。
126、于是,王家小姐寫了封書信,給王維備了匹快馬,讓他送給焚城守將趙德柱,并讓他收到回信后立馬飛歸商號。
127、舉凡分賬、指令、告示、批駁、訓令、訴訟、書信、行禮、立契、借單、合同、卜文、婚表、廟文等,皆有賴于私塾。
128、左右皆是心腹,爾但將書信取來呈閱。
129、豫州其余諸郡大多是黃巾占據,有管亥前番書信,想必皆可傳檄而定。
130、卻說此時的漢興城下,曹軍營寨之中,賈詡一邊翻看著手中的書信,一邊輕輕點頭,上首一人鳩形鵠面,眉似臥蠶。
131、黃旭在左軍大營如法炮制地搜了一番,但沒想到,事情卻出奇的順利,他又得到了一批書信,而這些書信同樣讓他感到意外。
132、此事本欲親自告知,但慮現在汝之身份,丫鬟侍從甚多,不敢聲張,以免前時以桃代僵之事被他人洞悉,招彌天大禍,故特書信一封,交珠兒轉傳,望汝見得此信,更好珍重自身。
133、這封書信,若到別人手中,也要存點惻隱,為桂王顧恤三分,偏這忍心害理的吳三桂,毫不動心,仍檄催緬酋速獻桂王。
134、幾經波折,陳凡,宋江,龐萬春三人終于是到了這江州城中,與宋江約定后,宋江拿了書信去江州牢城營尋那戴宗。
135、小太監看罷書信,頓時如五雷轟頂,萬箭鉆心,幾欲昏倒在地。
136、親筆書信是一種思念的寄托,用文字承載著思念通過郵遞傳給遠方的親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說的就是這層意思。
137、一曰書啟,即書信;二曰碑記;三曰賦;四曰雜文。
138、這期《館聲》以《兩場書展的故事》為題,刊發了我的兩篇書話,一是《書信展覽的余聲》,講的是我父母親贈書展漣漪般的波及;一是《黃典誠贈書紀念展》。
139、就在八個月前,二叔袁秋實只留下一封書信,讓辰國盡快和斯坦國結盟,然后就不知所蹤。
140、夏書信只好在荒子號考堂選了個靠邊的位置坐了下來。
141、閑扯了一會兒,夏書信不經意間抬頭掃了一眼不遠處呆然木立的二哥夏書禮,心里不由有點擔心。
142、茅屋之內,石頭的方桌上,一張布幅寫就的書信正安安地臥在那里。
143、行賄之事古已有之,早在戰國時期的莊子就寫下“苞苴竿牘”一詞,也就是指送禮之人附上書信要求辦事,這一現象于今已愈演愈烈。
144、司禮監已經連續來了幾封書信催促石應詔盡快解決朱聿鍵,信中更是明言,崇禎皇帝將對各地鎮守中官進行適當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