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造句
“義軍”的解釋
101、可以肯定,本地的一切都與人身鷹翼的石達開有關,世界上存在無數個石達開,但只有他自己名標青史,成了領導十萬義軍的大首領。
102、另外,還有其他歷史人物的言語進行作證,在公元879年即唐朝黃巢起義軍攻克廣州之時,一批廣東人逃避于海外。
103、據說起義軍每打開一個城池,都是殺的尸體橫市井,血滿街衢,城中雞犬不聞,尸骸山積。
104、王仙芝此時放眼望去,義軍除了自己以外,已經沒有一個活口,已在和官兵的交戰中全部壯烈犧牲,卻無一人屈膝投降。
105、元末朱元璋也曾居山屯兵,并收編了當地華云龍等農民起義軍力量而南下滁陽城,遂統一中國。
106、此碑由唐玄宗親寫碑文,“制作壯麗”,“鐫琢精巧”,無與倫比,號稱“天下第一碑”,后被黃巢義軍所毀。
107、元末起義軍將領韓林兒,曾追尊元懿太子趙旉為“宋簡宗靖文元懿殤孝皇帝”,因此,熟悉宋史的學者也常將其稱之為“宋簡宗”。
108、凄涼悲切,殤者滿目,客死他鄉的勞工、黔首戍邊的民夫、英勇不屈的義軍、負隅頑抗的秦兵,也只有一個“殤”。
109、更無奈的是竟然混進農民義軍當中,成了一個小小的山寨頭。
110、開篇從民族英雄岳飛父子被害冤案,湖州濟王冤案寫起,到理宗末年,關嘯天、岳逸風等江湖英豪加入忠義軍,歃血為盟,協助宋軍共同抗擊蒙古侵略為止。
111、坐在后帳的曹操等人就沒那么高興了:是役,義軍戰死一千六百余人,重傷兩百余人(在那個時代,重傷幾乎等于戰死,所以重傷人數極少),輕傷不計其數。
112、紅娘姐你自己組建了一支義軍,行俠仗義,扶危濟困,可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啊!
113、此戰若勝,則義軍聲威大震,攻破落霞關指日可待;若敗,則全軍覆沒就在眼前。
114、冬,十月,壬戌,詔大括天下將吏及民間馬,又發民為兵,每七戶出征夫一人,自備鎧仗,謂之“義軍”。
115、唐末黃巢起義軍所辟,南宋變為官道。
116、同樣,高俅也沒有參與征討方臘起義軍。
117、程健上任后,發布安民告示,獎勵捕盜,規定凡是有捕獲藍載者授予班行之職,賞賜錢五百貫,捕獲藍載以下義軍首領者賞錢三百貫。
118、他眼見義軍攻進西華門后,已經殺到隆宗門,正準備逾墻進入皇城了。
119、淮西軍盤踞的蔡州和穎州,經過黃巢起義軍和淮西軍的相繼燒殺搶掠,早已經是十室九空,人物全非,根本不能維持淮西軍的存在需要。
120、朝廷非但不會拒絕,反而因勢利導,發布榜文,說是只要某支義軍的聲望與實力達到某個高度,就能受天子征召,成為一支正規軍,而且是享有原旗號的正規軍。
121、喜的是黃王終于從眾黃氏子孫慘死的痛徹心扉的窠臼之中走了出來,憂的是黃王已經厭倦了俗世的爭斗,以后再也沒有人領導這次救國救民的義軍起義。
122、當晚,封小七與朱元璋、劉基把酒論天下,三人達成天下綠林道協助義軍殺韃子之大略,封小七與朱元璋歃血為盟,結為金蘭兄弟。
123、無奈之余,金吾將軍張直方率群臣迎義軍于灞上,黃巢乘御用金攆,內著細甲外披杏黃戰袍,后又眾將保駕昂然而入。
124、并親自會晤畬家峒酋長藍太君,商定聯合抗元,終于建立了從閩西到漳南計二十四峒的義軍據點。
125、義軍攻信州南門,高興與戰于鉛山、進陷嘉禾,義軍少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