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令造句
“不令”的解釋
101、鄭奎飛今年30歲,是中國溫州人,溫州人的敢做敢為令人敬佩,據說,他還是鄭成功的后代,這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了。
102、其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吳用的足智多謀,宋江的謙虛下人,通過他們的對話,無不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103、“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羊祜回答:“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
104、此刻,聽聞衛清云在他們面前,如此推崇這么一個黃口孺子,豈不令他們份外無光。
105、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
106、如《九地篇》中指出的“不令而信”即是。
107、上與后嘗幸其第,廣悉屏匿美姬于別室,唯留老丑者,衣以縵彩,給事左右;屏帳改用縑素;故絕樂器之弦,不令拂去塵埃。
108、若因禁地不來,豈不令婦女冤沉海底。
109、如果林文淵被轉為被告,那并不令人意外,因為就是一路跟著扁妻背后撿拾剩菜殘肴,他即使再怎么小心謹慎,也有噎到的一天。
110、喜得脫脫歡躍而出,忙去邀請阿魯及脫脫木兒至家,治酒張樂,殷勤款待,自晝至夜,始終不令出門。
111、然備雖不肖,亦知三七之內,死者為大,如今陶公尸骨尚未入土,爾等就在此爭吵不休,豈不令人寒心。
112、唯有責己從嚴,才能獲得“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感召力,只有秉公用權,才能具備“不怒自威”的公信力。
113、人要坐江山,神要爭名位,天上打到地下,猶如一出鑼鼓喧天的武戲,怎不令人心懷好奇。
114、身先士卒不得不令天下人折服;第三次風云際會于絕華島,岳飛沉穩自信、曉以大義、智破“子母鴛鴦鎖”。
115、如道忞、行峰之紀載謬妄;法藏、弘忍之魔說猖狂,吾認為陛下宜悉降旨指摘,決不令混冒正法,以致真偽罔辨也。
116、整衣束帶,當愿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117、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崪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118、追昔撫今,縱觀當年的朝鮮戰爭和形勢發展演變,不能不令人感慨萬千。
119、閉者,敵人之劍將出而未出之時,即速用劍堵敵手,不令出劍,此之謂閉。
120、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且終不令灌仲孺獨死,嬰獨生。
121、在山泉肯因泥濁,出岫云凝狹雨飛,明日掛帆西向笑,不令白頭不知歸。
122、如果權力不令人動心當年曹操為什么會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123、若今日俄日戰釁已開,勝負稍分,必有出任調停,當不令其曠日持久。
124、林處長也的確沒讓大家失望,下車伊始就開始整頓執法監督處,一身去掉肩章的軍裝往處里一站,寒霜的俏臉不用說人們也明白:其身正不令則行。
125、詩歌之美毋庸贅言,但詩歌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齊”的,除了唐詩宋詞,應該給孩子們讀什么樣的詩?這不得不令人思量。
126、嘿嘿,老大,你獨戰恐龍樂園,腥風血雨之中你出入如同無人之境,這樣的英勇,這樣的慨氣怎么能不令我們膜拜呢。
127、這樣做,豈不令天下學子笑我張居正寡情薄義?不過,在這朝政形勢撲朔迷離陰陽未卜之際,何心隱也真的不適合呆在北京。
128、漫步于礁嶼岬巖之間,流連在圣跡奇景之前,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
129、作為將門之后,丘吉爾的膽識謀略和歷史視野出眾,并不令人驚訝。
130、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