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造句
用“上大學”造句 第16組151、人們將收拾上大學所需的物品當作人生大事,就像結婚一樣。
152、至少2年以上大學專科教育。
153、她能考上大學是因為那個師范后來解散了,他們又劃回我們清原一中。
154、今天扳起指頭一算,從上大學那天到現在已經離開家九年有余了。
155、克萊夫,你知道,關于你上大學的事,你母親和我意見一致。
156、然而,需求飆升的終極原因是,上大學、特別是上名校,已經成為了經濟機會高下的裁決者。
157、李玟推出了她的歌唱生涯后,主修生物化學上大學。
158、雖然他們生活過得還算寬裕,可是一個長老會牧師的薪水決不夠供給兩個兒子上大學。
159、上大學的費用節節上升,影響了申請入學的人數。
160、上大學的時候在大連的幾天旅行社做兼職網絡維護和導游員。
161、換句話說,是文化因素與心理動機而不是家庭收入決定誰能上大學。
162、那么在你五年級時,有人就上大學給過你擇業方面的建議嗎?
163、我上大學以來大約學了五千個英語單詞。
164、為了邁進大學的門檻,學生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事實上大學的錄取過程遠比人們想得要更加無章可循。
165、以上兩個句子,第二個是錯誤的,因為主句的主語和從句的主語不一致,上大學的是學生而不是老師.
166、為了去拉拉隊練習,我在上高等代數課時逃課,差點沒留校察看,有位咨詢顧問對我說你要上大學的夢想希望渺茫。
167、準備上大學太耗神了,太多事需要做,我還沒準備好,而且我好疲勞!
168、這孩子籌措了足夠上大學的錢.
169、任何一個來自窮人家庭的中常智力的美國青年,只要他理解大學教育的價值,就可以找到上大學的辦法。
170、我們打算用這筆錢來減輕學生上大學的負擔。
171、每個人都應該去上大學,獲得學位,接著當六個月酒吧酒類促銷員和六個月計程車司機,之后他們才算受到了真正的教育。
172、看我們的下崗人員的子女,不是因為沒有錢上大學而過早地為生活奔波;就是因為貸款讀書而背包袱。
173、在今天,我們有全日制高校,函授學校,現在還有網上大學。
174、一哥們自夸:上大學我跳過課、掛過科、甩過人、被甩過、打過架、記過過……哎,能干的我都干過了。
175、對于一個考上大學的后進生,事后會總結、衍生出一千個當時必須發奮的理由,但認真思考人生,我確定我的第一次發生在那個黃昏——我不能過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林特特
176、上大學要分數,考研究生、博士要分數,出國、評職稱還是要分數。
177、上大學、工作后,我與家鄉如同分手良久的姑娘,風光忙碌的時候很少想起,受挫孤獨了,想起她昔日的溫柔,總會難過得落淚。回家的念頭很強烈但總是計劃得多,實現得少。范澤木
178、因此,在我的兒子亞當準備離家去上大學時,我零零星星寫下一些忠告,放在一個活頁夾里。
179、另一個有趣的公司等候在翼上市不久的是無伴奏合唱曲網上大學。
180、盡管經過核實后有些學生可免于支付這些高額學費,但其前景仍然使許多最貧困的家庭放棄讓孩子上大學的念頭,這大約是你能想象到的最大的失敗了。
181、他這樣年紀的孩子上大學,可真是聞所未聞。
182、考試拿東西有人適合有人不適合,又有運氣又有勢之所趨,況且充其量不就是個上大學么……不過,這個“充其量”也可能惹得世上很多人心情不悅。想到這里,我也未嘗不覺得痛心。村上春樹
183、陳沖在美國上大學,專業是電影.
184、他是第幾個考上大學的?
185、我真的很以他為榮,我希望他在學校成績優異,然后上大學。
186、帝國能源已經為兩所孤兒院提供資金,幫助學生上大學,甚至在托木斯克市中心建設了一條林蔭大道。
187、我們都記得上大學時義務獻血,他曾經昏厥過去。
188、今天是我上大學的第三天了…
189、如果你的日程允許,你可以開始在一個技術性的,社區性的或者是網上大學學習一個非全日制或者是全日制的學位或證書,以此來創建你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系統。
190、我們積蓄的目的就是雨天備干薪。這些可能備用于上大學,或備用于開創事業。
191、想上大學的學生還要接受多兩年的中等學校教育。
192、1997年,湖南大學首先與湖南電信合作,建成網上大學。
193、大部分英國女孩不會繼續上大學,甚至是上二年制的理工學院。
194、當然是上大學,凱決定今年秋天進入大學,而戴夫已經Boulder的科羅拉多大學上學了。
195、我還告訴他,早在喬治敦上大學時我就研究過征兵制度,并得出結論,只有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的國家和生活方式處于危險境地的情況下,這種制度才是正當的。
196、紅網宜章站8月2日訊(通訊員鄧妮娜)7月30日,郴州市教育基金會蔣桃生理事長一行來到漿水鄉水口村,看望該村今年考上大學的特困生黃琴。
197、對于溫州民企發邀請函聘他當企劃助理一事,他說確實收到一份電子函,但目前沒有打算接受,他希望先上大學。
198、小弟你們才是真正的國家棟梁,上不上大學真的已經無所謂了。
199、她決定,等孩子考上大學后,自己將不再做一只“囚鳥”。
200、正當他面臨失學之際,上海經營味精廠的化學家吳蘊初設立了“清寒獎學金”,每年可有12個名額供品學兼優的青年上大學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