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別離的詩句
恨別離的詩句
匆匆地告別,走向各自的遠方,沒有語言,更沒有眼淚,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發出深沉的共鳴。
1.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 歐陽修《別滁》
2.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 —— 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3.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 王昌齡《送任五之桂林》
4.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 施耐庵《念奴嬌·天南地北》
5.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 —— 劉長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6.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杰。 ——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7.何當重相見,尊酒慰離顏。 —— 溫庭筠《送人東游》
8.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 —— 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9.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 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10.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 ——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11.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 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12.尊前不用翠眉顰。 ——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13.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 ——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14.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 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15.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16.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 —— 李白《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17.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18.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 劉長卿《送方外上人 》
19.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 王建《田家行》
20.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 袁枚《馬嵬》
21.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 —— 蘇軾《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
22.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3.愛向竹欄騎竹馬,懶于金地聚金沙。 ——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4.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 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25.且復穹廬拜,曾向藁街逢。 —— 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26.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7.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 庾信《重別周尚書》
2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
29.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 駱賓王《于易水送人 》
30.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31.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 白居易《青門柳》
32.除卻春風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 —— 王安石《送和甫至龍安微雨》
33.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34.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 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35.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 吳文英《唐多令·惜別》
36.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 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37.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 李白《送友人入蜀》
38.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39.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 溫庭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40.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 許渾《謝亭送別》
41.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42.把酒送春春不語。 —— 朱淑真《蝶戀花·送春》
43.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 岑參《送崔子還京》
44.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 —— 鄧剡《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
45.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46.賈傅松醪酒,秋來美更香。 —— 杜牧《送薛種游湖南》
47.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 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48.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云。 —— 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49.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50.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 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5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王昌齡《送柴侍御》
52.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 杜甫《別房太尉墓》
53.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 蘇武《留別妻》
54.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