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詩句賞析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詩句賞析

      【出處】

      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意思】

      農歷十月,大雁南飛至南嶺。傳說,雁到此即北回。詩人用大雁南飛尚且只至南嶺而回的襯托筆法,寫出 自己 被貶的處境竟連雁群都不如,其中流露出無限的憤慨。

      【全詩】

      《題大庾嶺北驛》

      .[唐].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注釋】

      ①大庾嶺:在今江西大庾縣境,為五嶺之一。驛:驛舍或驛亭的簡稱,古代官辦的供郵傳人和官員旅宿的處所。②“陽月”句:陽月為農歷十月,鴻雁九、十月間南飛。相傳飛至大庾嶺折回。③末已:未能停止,即還得繼續南行。④瘴:瘴氣,舊指南方山澤森林間濕熱致病之氣。⑤望鄉處:此指嶺上高處回頭望鄉的地方。隴頭梅:“隴”,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卷九:“隴頭疑是嶺頭”。大庾嶺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十日中可見到梅花,故有“應見隴頭梅”之說。《白氏六帖·梅部》云:“大庾嶺上梅,南枝落,北枝開。”

      【全詩鑒賞】

      這是詩人神龍元年(705)被貶謫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南)途經大庾嶺北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以比興領起,頷聯觸景生懷,以雁的能歸反襯自己不能歸,以雁的歸而有期,反襯自己北歸無期。在人與雁的鮮明對照之中,抒發詩人遠謫南荒的痛苦思戀,盼望僥幸北歸而又擔心失望的復雜心情。頸聯又回到寫眼景色,正反相襯,情景相生,進一步烘托出自己戴罪南謫的迷茫惝恍,凄苦幽怨。尾聯結以想象之語,暗用《荊州記》中陸凱自江南驛寄梅花并贈詩范曄的典故,表達他對告別中原,遠行蠻荒的無限痛苦以及對家鄉的依戀懷念,含蓄雋永,余味深長。整首詩不僅格律嚴謹,氣暢韻諧,句法宏贍,而且感情自然,真摯感人,景情交融,語言清新,一向受人稱頌,被后世視為五言律中示人以準的之作。

    * 【出處】 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意思】 農歷十月,大雁南飛至南嶺。傳說,雁到此即北回。詩人用大雁南飛尚且只至南嶺而回的襯托筆法,寫出 自己 被貶的處境竟連雁群都不如,其中流露出無限的憤慨。 【全詩】 《題大庾嶺北驛》 .[唐].宋之問. 陽月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