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梅雨季節的詩句
描寫梅雨季節的詩句
“梅雨時節家家雨,春草池塘處處蛙”
“乳鴨池塘水淺深,梅熟天氣半晴陰”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這些天來,天氣變化無常,時晴時陰,像猴子的臉說變就變。這不,剛剛還是烈日當空,一會兒就變成了大雨滂沱,下雨時天上還有太陽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天氣?原來現在到了梅雨季節。梅雨季節是指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下旬梅子成熟時出現連續不段的陰雨天氣。
梅雨天悶熱潮濕,食物容易變餿、霉爛,如果吃了這些食物,會引起胃腸道疾病,甚至中毒。
討厭的梅雨斷斷續續,時大時小地下個不停,一連從6月25日下到7月1日,整整下了七天七夜,真讓人十分厭煩。
梅子黃了,雨點落了,惱人的梅雨季節又來了,我的生活也綴滿了點點青色的霉斑,惱人的事而就像那雨點般紛紛。考試沒考好,交友被父母干涉,與同學發生糾紛,與父母之間裂縫加深總而言之一個中學生該有煩惱我一股腦而全有了。其實很多問題都是次要的,最嚴重的是:你必須每天和兩個對你的一言一行都充滿猜疑的在一起,而他們竟是你的至親!我想我快是瘋了,仿佛又回到了幾天前最悶熱的日子里,氣壓那么低,空氣那么熱,像個蒸籠叫人透不過氣來,只有壓抑、沉悶。身上仿佛永遠有一層揮之不去的粘汗叫人不爽。
梅季的江南,絲雨綿綿,霧靄重重。滴滴答答的水珠可以從玻璃、柜子、甚至電器上滾落下來。這時候那怕是有潔癖的人家也會聞到梅雨時節特有氣息。木門變緊了,聲音也不再清脆,就連鐵門也被濕氣浸泡的不再那么剛強,變得溫順柔和起來。
對樹和木本植物來說,這是一個滋潤的季節。挺拔的'身軀,翠綠的茂葉,在雨中輕舞纏綿、招搖作秀。嫩枝抓住充沛的雨水,瘋狂的伸長。盡管缺少陽光,有些先天不足,也還是嬌稚可愛。苦的是那些草本植物們,過度的雨水,已把它們浸的弱不禁風,底下的葉子已枯黃謝世了。藤科似乎在進行著一場比賽,大家都伸長著脖子,想要與天比個高低,遺憾的是它永遠先天缺鈣。
“乳鴨池塘水淺深,梅熟天氣半晴陰”。黃梅天,十八變。梅雨天氣會像小孩兒的臉,忽陰忽晴。太陽露臉的時候,天藍藍深深,空氣格外的清新,只是由于過高的濕度,讓人有些許的窒息;陽光象針刺一般,要把人們蒸透,這是一個雨也煩、晴也燥的季節,只有青蛙們不管晴雨一樣的歡唱。
山塘、水庫,久久的盼著梅雨的到來,它要充實自己,好給人們一年四季送去清泉,滋潤萬物,它們的一年之計在于“梅”啊!
飛雨叩檐棚,擾人難入眠的煩燥,在這個季節也成了催眠的樂曲。這是因為長長的雨聲侵入生物鐘的指揮系統。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梅雨匆匆的來又匆匆的走了,迎來的應該是酷暑中艷陽了。
庸懶的眨著眼皮,在一連幾天的細雨中才恍然大悟;已經六月,梅雨時節已然如期而至。不論是怎樣擺布自己的情感,觸景生情仿佛是一種習慣。陰霾的天空也毫不厭倦的一直把那穿腸消魂的雨水紛紛揚灑。已經不能說是滋潤萬物,甚至詩稿都透著一股舊事的霉味。
江南的梅雨仿佛是最有特點的,大概是在我初入社會的時候有關梅雨的詞匯就從江南而來。伴著魚米之鄉,伴著小橋流水,伴著臆想中的細雨蒙蒙,不覺的就產生了無數遐想。古鎮老街,綠瓦新柳,小弄石墻都透著一股濃的化不開的文人情節。乾隆下江南許是也在梅雨時節,不然那些****韻事怎么能夠遠遠流傳呢?對江南,對梅雨印象里總是氤氳多愁的。
正是梅雨季節,昨天下午下了一陣暴雨,所以今天大地還是濕漉漉的。中午,天公漸漸開了眼,從云朵邊上露出幾片陽光,掃視著地上一切。滿天發黑的云朵,一簇挨著一簇,在快速地運動,黑云使人們難見天日。微微的風,倒也涼爽。路上滿是人們踩出的腳印,一個挨著一個,顯出夏日的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