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興安嶺的詩句
描寫興安嶺的詩句
巍巍興安嶺,玉柱擎天,
蒼巖積翠;茫茫科爾沁,
川原廣袤,碧草無邊。
歷萬年之寒暑,星移物換;
經滄桑之巨變,厥有興安。
滿語“興安”,意為丘陵。
洪荒初辟,純凈超然。
上蒼造化,人間神壇。
孕育靈山秀水,締造大美興安。
興安之美,美在悠遠。
背倚興安嶺余脈,物豐林茂;
身融科爾沁草原,水碧花繁。
洮兒河畔,嘗游弋東胡、
鮮卑強弩駿馬,興安嶺頭,
曾遍燃松漠、室韋篝火炊煙。
長城界壕,筑起大金北方屏障;
圣旨金牌,鐫刻蒙元文化前沿。
成吉思汗分封之地,科爾沁,
蒙古繁衍生息世世代代;
中華版圖北方一隅,盟部旗王公,
統治綿延歲歲年年。
王爺家廟鐘鼓悠悠,香煙繚繞,
燃燒著奴隸們膏脂血汗;
日偽衙門槍聲陣陣,鐐銬聲聲,
考驗了好兒女義膽俠肝。
興安之美,美在雄壯。
革命礪尖兵,紅色筑搖籃。
大地春歸,“滿洲帝國”冰山搖搖欲墜;
絞殺日寇,愛國師生奮起舉事黎明。
雪國恥,槍震葛根廟;
掉槍口王海山揮師向光明。
公元1947年,紅五月,
新曙光,點亮草原;
共產黨,烏蘭夫,臨蒞興安。
延安火種傳遞,
邁向新時代的召喚;
“五一大會”舉起,
砸爛舊世界的鐵拳。
5月1日,全國第一個,
少數民族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誕生在王爺廟;
毛爺爺朱總司令聯名賀電,
祝賀勞苦大眾開創,
自由光明歷史的明天。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王爺廟易名烏蘭浩特;
大浪淘沙,風起云涌,
草原終于回到人民手中。
烏蘭浩特,蒙古語,漢語意“紅城”,
一個紅色的政權從此誕生。
丟掉枷鎖,騎兵一師揮戈東向;
翻身做主,貧苦牧民踴躍支前。
革命英烈,前仆后繼;
邊城兒女,奮斗犧牲。
爭自由、爭解放,
阿思根、齊志良征戰沙場;
剿頑匪、反惡霸,
蔣弼仁、唐永祚血染荒原。
民族精英,捐血與肉之軀,
笑迎全國解放飄紅旗;
革命老區,傾人力物力,
為共和國大廈壘土夯基。
興安之美,美在韻味。
自然風光如詩如畫,
人文景觀色彩斑斕。
晴空萬里,白云藍天。
浩瀚的.興安林海波瀾壯闊;
恬靜的察爾森水庫秀色可餐。
成吉思汗神廟巍峨肅穆;
“五一會址”讓人流連。
阿爾山天池奇泉氤氳;
代欽塔拉草原楓葉流丹。
圖牧吉湖澤大鴇嬉戲;
科爾沁濕地鸛鶴翩翩。
2000多萬畝的森林,
使興安成為綠色明珠;
300萬公頃天然草場,
是牧民的天堂家園。
芳草如茵,牛羊遍野;
乳香飄蕩,牧歌悠揚,
勾畫出一幅綠色興安的絕美畫卷。
蒙元文化、科爾沁文化、
紅色文化多元交匯;
原始文明、生態文明、
綠色文明協調共融。
民風淳樸,凝聚各民族平等、
團結、互助、和衷共濟;
社會進步,促進各行業持續、
快速、健康、蓬勃發展。
興安之美,美在開創。
借改革開放春風,
乘西部開發機遇,
興安人勵精圖治,奮力拼搏,
走前人未走過之路;
攀龍附鳳,招商引資,
創歷史無先例之舉。
抓經濟轉型,促能源、
有色金屬、重化工業破題起步;
揚產業優勢,建乳品、肉食、
糧油完整的產業化鏈條。
整合優勢資源,打造園區平臺。
商家云集,接踵摩肩。
靠三十年艱辛努力,
老區舊貌換新顏;
賴自治區無私幫扶,
興安一步一重天。
片片高樓,拔荒原而起;
座座橋梁,架貫日長虹;
公路鐵路,溝通東西南北;
民航機場,展翅銀鷹翔空。
舊苑新區,花樹繁茂;
通衢商街,游人如織;
公園廣場,舞姿翩翩;
酒肆茶樓,酒香茶釅。
升平盛世,感慨萬千。
操觚為賦,頌我興安。
崢嶸歲月,譽載冊史;
大業恢宏,日上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