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過去的唯美詩句
懷念過去的唯美詩句
詩句可以很好的表達我們的感情,大家看看下面的懷念過去的唯美詩句,歡迎借鑒哦!
懷念過去的唯美詩句
1、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來自于 邵瑞彭寫的《蝶戀花》
2、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來自于 況周頤寫的《減字浣溪沙》
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4、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寫的《明月上高樓》
5、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來自于 歐陽修
6、懷念過去的詩句,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來自于 寫的《玉樓春》
7、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來自于 白居易寫的《長恨歌》
8、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9、莫向我的思念!我的思念,恰似這一江春水,攔不住,剪不斷。
10、淚縱能干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
11、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來自于 歐陽修寫的《臨江仙》
12、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來自于 陶淵明寫的《雜詩 · 其三》
13、當時四十萬匹馬,張公嘆其材盡下。--來自于 杜甫寫的《天育驃騎歌》
14、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羅巾浥淚別殘妝。舊歡新夢里,閑處卻思量。--來自于 辛棄疾寫的《臨江仙》
15、如今歸棹如掤箭,不似來時上水船。--來自于 辛棄疾寫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16、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來自于 張志和寫的《雜歌謠辭 · 漁父歌》
17、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樓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來自于 李煜寫的《破陣子》
18、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來自于 李賀寫的《仙人》
19、今既不如昔,后當不如今。--來自于 白居易寫的《東城尋春》
20、獨坐思往昔,愁絕淚盈襟。--來自于 陳宓寫的《題妙寂寺》
21、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22、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來自于 寫的《涉江采芙蓉》
23、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來自于 歐陽修寫的《蝶戀花二首其一》
24、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25、懷念過去的詩句,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來自于 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引子》
26、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27、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28、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來自于 李商隱
29,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來自于 韋莊寫的《應天長》
30、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來自于 盧仝寫的《有所思》
31、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來自于 晏殊寫的.《木蘭花》
32、當時每酣醉,不覺行路難。--來自于 王昌齡寫的《大梁途中作》
33、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來自于 薩都剌寫的《滿江紅》
34、似當時、將軍部曲,迤邐度沙漠。--來自于 姜夔寫的《凄涼犯》
35、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來自于 周紫芝寫的《鷓鴣天》
36、紅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羅敷獨向東方去,謾學他家作使君。杜審言寫的《戲贈趙使君美人》
37、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來自于 柳永寫的《晝夜樂》
38、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來自于 李商隱寫的《錦瑟》
39、當年稱意須為樂,不到天明未肯休。--來自于 令狐楚寫的《雜曲歌辭 · 少年行四首》
40、春過也,共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來自于 劉禹錫寫的《雜曲歌辭 · 憶江南》
41、你可聽見?每當夜深人靜之際,這思念的海波,這記憶的浪花,總在敲擊著我心磬石
42、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來自于 辛棄疾寫的《摸魚兒》
43、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奔流無止時。
44、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來自于 劉禹錫寫的《竹枝詞四首其二》
45、請記著:兩顆思念的心息息相通,兩股相思的情默默交融
46、離開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記一件事:不要忘記想念我。想念我的時候,不要忘記我也在想念你。
47、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48、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來自于 納蘭性德寫的《攤破浣溪沙》
49、你可看見,你可看見,在這春風蕩漾的夜色里,在這月光灑滿的庭院里,我默默地揀,默默地揀,揀起的都是對你的思念。
50、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來自于 柳永寫的《雨霖鈴》
51、當時珠淚知多少,直到于今竹尚斑。--來自于 高駢寫的《二妃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