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相思詩句
唯美的相思詩句
一曲相思引,難解相思愁,一杯相思淚,難忘相思痛,相思自我一來一直困擾著許多人。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唯美的相思詩句,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唯美的相思詩句
1、瘦應因此瘦,羞亦為郎羞。——史達祖《臨江仙·閨思》
2、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3、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秦觀《畫堂春·春情》
4、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5、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徐陵《關山月·關山三五月》
6、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鮑照《擬行路難·其一》
7、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搖落故園秋。——陸游《秋思》
8、相思血,都沁綠筠枝。——姜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9、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10、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李白《秋思》
11、歸雁橫秋,倦客思家。——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12、不道中原歸思、轉凄涼。——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13、春思淡,暗香輕。——孔榘《鷓鴣天·卻月凌風度雪清》
14、誰賦才情,畫成幽思,寫入新詩。——楊無咎《柳梢青·茅舍疏籬》
15、塞垣多少思歸客,留著長條贈遠游。——朱栴《官橋柳色》
16、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張仲素《秋閨思二首》
17、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18、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孫光憲《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19、醉后莫思家,借取師師宿。——晏幾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0、恨入空帷鸞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顧敻《浣溪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21、試聽別語慰相思。——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22、南北高峰云淡濃。——袁正真《長相思·南高峰》
23、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24、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何遜《邊城思》
25、盡日相思羅帶緩。——嚴仁《玉樓春·春思》
26、羨青山有思,白鶴忘機。——湯恢《八聲甘州·摘青梅薦酒》
27、吹了南枝吹北枝。——劉克莊《長相思·惜梅》
28、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29、漸滴作秋聲,被風驚碎。——張輯《疏簾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0、一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張炎《渡江云·山陰久客一再逢春》
31、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32、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傅玄《車遙遙篇》
33、雪向梅花枝上堆。——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
34、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云房下九華。——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35、粉黛暗愁金帶枕,鴛鴦空繞畫羅衣,那堪辜負不思歸!——顧敻《浣溪沙·云淡風高葉亂飛》
36、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信息稀。——魚玄機《閨怨》
37、度柳穿花覓信音。——陳東甫《長相思·花深深》
38、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李白《秋思》
39、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張籍《薊北旅思》
40、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史達祖《臨江仙·閨思》
41、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
42、丹砂成黃金,騎龍飛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白《飛龍引二首·其一》
43、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李白《折荷有贈》
44、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張仲素《秋閨思二首》
45、相思重上小紅樓。——辛棄疾《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46、碧蕪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李廌《虞美人·玉闌干外清江浦》
47、無憀恨、相思意,盡分付征鴻。——柳永《雪梅香·景蕭索》
48、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49、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孫光憲《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50、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陸游《秋思》
51、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陳亮《點絳唇·詠梅月》
52、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殘菊》
53、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誰肯重王孫。——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4、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55、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與恭《思母》
56、今年游寓獨游秦,愁思看春不當春。——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57、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晏幾道《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
58、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59、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60、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
拓展:王維《相思》賞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是眷懷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
紅豆產于南方,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在古代的時候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唐詩中常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愛范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如蘇李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即著例。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詩中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
“南國”(南方)既是紅豆產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第一句以“紅豆生南國”起興,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語極單純,卻又富于形象。在第二句“春來發幾枝”輕聲一問,承得自然,寄語設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幾枝,是意味深長的,這是選擇富于情味的事物來寄托情思。“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對于梅樹的記憶,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鄉情。同樣,這里的紅豆是赤誠友愛的一種象征。這樣寫來,便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
第三句緊接著寄意對方“多采擷”紅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擷植物來寄托懷思的情緒,是古典詩歌中常見手法,比如漢代古詩:“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擷”似乎是說:“看見紅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遠方的友人珍重友誼,語言懇摯動人。這里只用相思囑人,而自己的'相思則見于言外。用這樣的一種方式透露情懷,婉曲動人,語意高妙。宋人編《萬首唐人絕句》,這一句中的“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襯離情之苦,因相思轉怕相思,當然也是某種境況下的人情狀態。用“多”字則表現了一種熱情飽滿、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調。此詩情高意真而不傷纖巧,與“多”字關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最后一句點明題目,“相思”和第一句的“紅豆”呼應,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關合相思之情,有雙關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說:只有這紅豆才最惹人喜愛,最叫人忘不了呢?這是補充和解釋何以“愿君多采擷”的理由。而讀者從話中可以體味到更多的東西。王維真正不能忘懷的,不言自明。一個“最”的高級副詞,意味極深長,更增加了雙關語中的含蘊。
整一首詩洋溢著少年的熱情,青春的氣息,滿腹情思始終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話兒不離紅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它“一氣呵成,亦須一氣讀下”,極為明快,卻又委婉而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話往往樸素無華,自然入妙。王維很善于提煉這種素樸而典型的語言來表達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這首詩語淺情深,當時就成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