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菊花滿地的詩句

    菊花滿地的詩句

      菊花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1、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2、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3、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4、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5、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6、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7、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

      8、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9、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10、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11、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12、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13、烏沙漉酒后,掛在菊花枝。

      14、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15、秋無尋處,認碎陰滿地,還共秋住。寄韻籬根,搖月籠云,也是蕭疏風趣。

      16、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17、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18、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19、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20、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21、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22、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游人。只緣霜重方成杰,梁苑東籬共古今。

      《白菊雜書四首》(司空圖):

      “黃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悅道心。卻笑誰家扃繡戶,正薰龍麝暖鴛衾。

      四面云屏一帶天,是非斷得自翛然。此生只是償詩債,白菊開時最不眠。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驅令學販舂。侯印幾人封萬戶,儂家只辦買孤峰。

      黃鸝囀處誰同聽,白菊開時且剩過。漫道南朝足流品,由來叔寶不宜多。”

      《劉員外寄移菊》:“秋來緣樹復緣墻,怕共平蕪一例荒。顏色不能隨地變,風流唯解逐人香。煙含細葉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黃。深謝栽培與知賞,但慚終歲待重陽。”(李山甫)

      《重陽席上賦白菊》:“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白居易)

      《賦得秋菊有佳色》:“陶令籬邊菊,秋來色轉佳。翠攢千片葉,金剪一枝花。蕊逐蜂須亂,英隨蝶翅斜。帶香飄綠綺,和酒上烏紗。散漫搖霜彩,嬌妍漏日華。芳菲彭澤見,更稱在誰家。”(公乘億)

      《庭際晚菊上主人》:“九月將欲盡,幽叢始綻芳。都緣含正氣,不是背重陽。采去蜂聲遠,尋來蝶路長。王孫歸未晚,猶得泛金觴。”(齊己)

      《和張尹憶東籬菊》:“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李端)

      《奉和陸魯望白菊》:“白艷輕明帶露痕,始知佳色重難群。終朝疑笑梁王雪,盡日慵飛蜀帝魂。燕雨似翻瑤渚浪,雁風疑卷玉綃紋。瓊妃若會寬裁剪,堪作蟾宮夜舞裙。”(鄭璧)

      《九月菊花詠應制》:“可訝東籬菊,能知節候芳。細枝青玉潤,繁蕊碎金香。爽氣浮朝露,濃姿帶夜霜。泛杯傳壽酒,應共樂時康。”(廣宣)(一作清江詩)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家家菊盡黃,梁國獨如霜。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妝。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桂叢慚并發,梅蕊妒先芳。一入瑤華詠,從茲播樂章。”(劉禹錫)

      《南海使院對菊懷丁卯別墅》:“ 何處曾移菊,溪橋鶴嶺東。籬疏還有艷,園小亦無叢。日晚秋煙里,星繁曉露中。影搖金澗水,香染玉潭風。罷酒慚陶令,題詩答謝公。朝來數花發,身在尉佗宮。”(許渾)

      《秋夜宴王郎中宅賦得露中菊》:“眾芳春競發,寒菊露偏滋。受氣何曾異,開花獨自遲。晚成猶待賞,欲采未過時。忍棄東籬下,看隨秋草衰。”(朱灣)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樓同詠菊》:“瓊尊猶有菊,可以獻留侯。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金英分蕊細,玉露結房稠。黃雀知恩在,銜飛亦上樓。”(盧綸)

      《送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得菊)》:“離情折楊柳,此別異春哉。含露東籬艷,泛香南浦杯。惜持行次贈,留插醉中回。暮齒如能制,玉山甘判頹。”(蕭彧)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菊》:“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分黃俱笑日,含翠共搖風。碎影涵流動,浮香隔岸通。金翹徒可泛,玉斝竟誰同。”(駱賓王)

      《暮秋與裴居晦宴因見采菊花之作(一作暮作秋見菊)》:“菊花低色過重陽,似憶王孫白玉觴。今日王孫好收采,高天已下兩回霜。”(鮑溶)

      《病中辱諫議惠甘菊藥苗,因以詩贈》:“蕭蕭一畝宮,種菊十馀叢。采摘和芳露,封題寄病翁。熟宜茶鼎里,餐稱石甌中。香潔將何比,從來味不同。”(姚合)

      《幽居有白菊一叢因而成詠呈知己》:“還是延年一種材,即將瑤朵冒霜開。不如紅艷臨歌扇,欲伴黃英入酒杯。陶令接籬堪岸著,梁王高屋好欹來。月中若有閑田地,為勸嫦娥作意裁。”(陸龜蒙)

      《和令狐相公九日對黃白二菊花見懷》:“素萼迎寒秀,金英帶露香。繁華照旄鉞,榮盛對銀黃。琮璧交輝映,衣裳雜彩章。晴云遙蓋覆,秋蝶近悠揚。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觴。滿叢佳色在,未肯委嚴霜。”(劉禹錫)

      《軍事院霜菊盛開,因書一絕寄上諫議》:“ 金華千點曉霜凝,獨對壺觴又不能。已過重陽三十日,至今猶自待王弘。”(皮日休)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謝偶書所懷見寄》:“數叢如雪色,一旦冒霜開。寒蕊差池落,清香斷續來。思深含別怨,芳謝惜年催。千里難同賞,看看又早梅。”(劉禹錫)

      《九日與敬處士左學士同賦采菊上東山便為首句》:“采菊上東山,山高路非遠。江湖乍遼夐,城郭亦在眼。晝日市井喧,閏年禾稼晚。開尊會佳客,長嘯臨絕巘。戲鶴唳且閑,斷云輕不卷。鄉心各萬里,醉話時一展。喬木列遙天,殘陽貫平坂。徒憂征車重,自笑謀慮淺。卻顧郡齋中,寄傲與君同。”(戴叔倫)

      《萬年厲員外宅殘菊》:“才過重陽后,人心已為殘。近霜須苦惜,帶蝶更宜看。色減頻經雨,香銷恐漸寒。今朝陶令宅,不醉卻應難。”(顧非熊)

      《將赴湖州留題亭菊》:“陶菊手自種,楚蘭心有期。遙知渡江日,正是擷芳時。”(杜牧)

      《恩門小諫雨中乞菊栽》:“握蘭將滿歲,栽菊伴吟詩。老去慵趨世,朝回獨繞籬。遞香風細細,澆綠水瀰瀰。只共山僧賞,何當國士移。孤根深有托,微雨正相宜。更待金英發,憑君插一枝。”(鄭谷)

      《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陶詩只采黃金實,郢曲新傳白雪英。素色不同籬下發,繁花疑自月中生。浮杯小摘開云母,帶露全移綴水精。偏稱含香五字客,從茲得地始芳榮。”(李商隱)

    * 菊花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1、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2、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3、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4、待到重陽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