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勵志的詩句
與青春勵志的詩句
青春時光轉眼即逝,青春期最容易表現出喜怒衰樂的`感情,而且是非常強烈的。
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5、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6、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7、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9、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10、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1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13、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17、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1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19、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3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3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3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3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4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4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4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4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史記·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
5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 列傳)
5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5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5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后漢書·王霸傳)
5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異傳)
5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9、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傳)
60、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后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