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詩詞(共2414首)
黃庭堅簡介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1799
《寫真自贊五首》 宋·黃庭堅
吏能精密,里行婣恤,則不如兄元明,而無元明憂疑萬事之敝。
斟酌世故,銓品人物,則不如其弟知命,而無知命強項好勝之累。
蓋元明以寡過,而知命以傲世。
如魯直者,欲寡過而未能,以傲世則不敢。
1800
《寫真自贊五首》 宋·黃庭堅
飲不過一瓢,食不過一簞,田夫亦不改其樂,而夫子不謂之能賢,何也。
顏淵當首出萬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憂。
若余之於山澤,魚在深藻。
鹿得豐草,伊其野性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