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詩詞(共2414首)
黃庭堅簡介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1647
《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 宋·黃庭堅
盧泉之木百尺長,下蔭泉色如木蒼。
蘋風荷雨灑面涼,倒影搖蕩天滄浪。
網登錦鱗蒲荇香,何以貫之柳與楊。
古來希價入咸陽,貪功害能相中傷。
君今已出紛爭外,但思煙波春渺茫。
奉親安樂一杯水,盧泉之濱可忘死。
1648
《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 宋·黃庭堅
初侯不能六尺長,少日結交皆老蒼。
勢利不可更炎涼,解纓從我濯滄浪。
與君論心松柏香,何為獨憶盧泉之上多綠楊,盧泉如練照秋陽,泉上之人猶謗傷。
此邦雖陋有佳士,勿厭風沙吹茫茫。
愿君不負上池水,囊中探丸起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