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在昔實方枘,成功見圓機。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歸。
委徑問謠俗,高丘省佃作。昔游非茍然,今花幾開落。
公有一杯酒,與人同醉醒。遺民能記憶,欲語涕飄零。
傷心祠下亭,在時公燕處。臨水不相猜,江鷗會人語。
公歸未百年,鸛巢荒古屋。我吟殄瘁詩,悲風韻喬木。
慶州自不惡,藉甚載聲華。忠義可無憾,公今有世家。
羊生但著鞭,勿哭西州門。故有不亡者,南山相與存。
憶在昭陵日,傾心用老成。功歸仁祖廟,正得一書生。
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
往日非今日,今年似去年。九關多虎豹,聊作地行仙。
向上關捩子,未曾說似人。困來一覺睡,妙絕更通神。
雖受然燈記,不從然燈得。若會翻身句,彌勒真彌勒。
江南十兄弟,長被時一共。夢時各自境,獨與君同夢。
萬里唯將我,回觀更有誰。初無卓錐地,今日更無錐。
江南鴻雁行,人言好兄弟。無端風忽起,縱橫不成字。
涪陵薩埵子,且道也旁行。亦嚼橫陳蠟,不愛孔方兄。
正觀心地時,絲發亦無有。卻來觀世間,冬後數九九。
去日撒手去,來時無與偕。若將來去看,還似不曾齋。
饑渴隨時用,悲歡觸事真。十方無壁落,中有昔怨人。
親依為日淺,愛不舍我眠。教我如牧羊,更著後者鞭。得吧邇梅嶺,開花向春妍。碌碌幸茍免,稱觴大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