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高啟的詩詞(共849首)

    高啟簡介

    高啟頭像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761 《姑蘇雜詠 吳女墳》 明·高啟

    魚燈照艷魄,夜冷珠衣薄。
    白玉土中埋,紅蘭霜后落。
    不乘臺上鳳,空舞橋邊鶴。
    韓重未歸來,泉宮秋寂寞。

    762 《姑蘇雜詠 干將墓》 明·高啟

    干將善鑄劍,劍成終殺身。
    吳伯亦遂亡,神物豈不神。
    始知服諸侯,威武不及仁。
    徒勞冶金鐵,精光動星辰。
    莫邪應同埋,荒草千古春。
    青蛇冢間出,猶欲恐耕人。

    763 《姑蘇雜詠 百花洲(在姑蘇臺下)》 明·高啟

    吳王在時百花開,畫船載樂洲邊來。
    吳王去后百花落,歌吹無聞洲寂寞。
    花開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應幾人。
    但見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墮行塵。
    年來風雨荒臺畔,日暮黃鸝腸欲斷。
    豈唯世少看花人,縱來此地無花看。

    764 《聞人唱吳歌》 明·高啟

    楚人不解聽吳歌,我獨燈前感慨多。
    記得通波亭下路,畫船歸去雨鳴荷。

    765 《次韻春日謾興四首奉酬外舅達翁》 明·高啟

    菖蒲葉老芷花新,地暖鴛鴦護水紋。
    不上高樓無遠恨,江南春盡草如云。

    766 《次韻春日謾興四首奉酬外舅達翁》 明·高啟

    雨多池館草毿毿,酒色寒銷舊舞衫。
    燕子似憐花落地,殷勤長帶軟泥銜。

    767 《次韻春日謾興四首奉酬外舅達翁》 明·高啟

    水邊簾幕遠籠花,游女時時出浣紗。
    記得橫塘沽酒處,畫船明月載瑟琶。

    768 《次韻春日謾興四首奉酬外舅達翁》 明·高啟

    老去風情似樂天,恨無張態抹朱弦。
    一春酒病稀游賞,啼鳥鶯花共悵然。

    769 《江上送客》 明·高啟

    春風江上蕩舟過,垂柳垂楊拂浪波。
    惆悵今年頻送客,長條欲折已無多。

    770 《聞笛》 明·高啟

    橫吹才聽淚已流,寒燈照雨宿江頭。
    憑君莫作關山曲,亂世人人易得愁。

    771 《春思》 明·高啟

    愁兼楊柳一絲絲,客舍江南暮雨時。
    自入春來才思減,杏花開過不題詩。

    772 《長安道》 明·高啟

    長樂鐘聲動,平津樹色開。
    中郎長戟衛,丞相小車來。
    新成賜將第,更筑候神臺。
    誰念公車客,空懷作賦才。

    773 《妾薄命》 明·高啟

    寂寞復寂寞,秋風吹羅幕。
    玉階有微霜,桂樹花已落。
    昔為卷衣女,承歡在瑤閣。
    棄魚感淚多,當熊慚力弱。

    774 《隴頭水》 明·高啟

    人間何處無流水,偏到隴頭愁入耳。
    夜雜羌歌明月中,秋驚漢夢空山里。
    隴阪崎嶇九回折,聲隨到處長嗚咽。
    欲照愁顏畏水渾,前軍曾洗金創血。
    回頭千里是長安,征人淚枯流不干。

    775 《上之回》 明·高啟

    圣主重行幸,六虬法乾旋。
    北巡初避暑,東祠已祈年。
    群官從清塵,粲若星麗天。
    前揚豹尾竿,左靡魚須旃。
    瀚海通漢月,蕭關絕胡煙。
    愿奉千齡樂,皇躬長泰然。

    776 《紅葉》 明·高啟

    霜染滿林紅,蕭疎夕照中。
    曾供寫秋怨,流出上陽宮。

    777 《觀鵝》 明·高啟

    交睡春塘暖,蘋香日欲曛。
    嫩憐黃似酒,凈愛白如云。
    擊亂思常侍,籠歸憶右軍。
    滄波堪遠泛,莫入野鳧群。

    778 《姑蘇雜詠 卓筆峰(在天平山)》 明·高啟

    云來初似墨,雁過還成字。
    千載只書空,山靈恨何事。

    779 《姑蘇雜詠 越來溪(在橫山下)》 明·高啟

    溪上山不改,溪邊臺已傾。
    越兵來處路,流水尚哀聲。
    昨日荷花生,今朝菱葉死。
    亡國不知誰,空令怨溪水。

    780 《姑蘇雜詠 香水溪(在吳故宮)》 明·高啟

    粉痕凝水春溶溶,暖香流出銅溝宮。
    月明曾照美人浴,影與荷花相向紅。
    玉肌羞露誰能見,只有鴛鴦窺半面。
    絳綃圍掩怯新涼,歸臥芙蓉池上殿。
    空洗鉛妝不洗妖,坐傾人國幾良宵。
    驪山更有湯泉在,千古愁魂一種銷。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