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
諷刺言志抒情
靈溪宿處接靈山,窈映高樓向月閑。夜半鶴聲殘夢里,猶疑琴曲洞房間。
嵩山石壁掛飛流,無限神仙在上頭。采得新詩題石壁,老人惆悵不同游。
一別長安路幾千,遙知舊日主人憐。賈生只是三年謫,獨自無才已四年。
唐詩三百首送別感傷
樓臺采翠遠分明,聞說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無路上,水邊花里有人聲。
東晉王家在此溪,南朝樹色隔窗低。碑沈字滅昔人遠,谷鳥猶向寒花啼。
武帝祈靈太乙壇,新豐樹色繞千官。那知今夜長生殿,獨閉山門月影寒。
唐詩三百首離別
少微不向吳中隱,為個生緣在鹿門。行入漢江秋月色,襄陽耆舊幾人存。
秋天夜晚懷友同情憂憤
好鳥共鳴臨水樹,幽人獨欠買山錢。若為種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欲寫人間離別心,須聽鳴鳳似龍吟。江南曲盡歸何處,洞水山云知淺深。
秦聲楚調怨無窮,隴水胡笳咽復通。莫遣黃鶯花里囀,參差撩亂妒春風。
柳拂青樓花滿衣,能歌宛轉世應稀。空中幾處聞清響,欲繞行云不遣飛。
玉作搔頭金步搖,高張苦調響連宵。欲知寫盡相思夢,度水尋云不用橋。
山中好處無人別,澗梅偽作山中雪。野客相逢夜不眠,山中童子燒松節。
不覺老將春共至,更悲攜手幾人全。還將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
青草湖邊日色低,黃茅嶂里鷓鴣啼。丈夫飄蕩今如此,一曲長歌楚水西。
家住義興東舍溪,溪邊莎草雨無泥。上人一向心入定,春鳥年年空自啼。出頭皆是新年少,何處能容老病翁。更把浮榮喻生滅,世間無事不虛空。
身執金吾主禁兵,腰間寶劍重橫行。接輿亦是狂歌者,更就將軍乞一聲。
萬里飛來為客鳥,曾蒙丹鳳借枝柯。一朝鳳去梧桐死,滿目鴟鳶奈爾何。
江南無處不聞歌,晦日中軍樂更多。不是風光催柳色,卻緣威令動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