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韓偓的詩詞(共402首)

    韓偓簡介

    韓偓頭像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141 《寄遠(在岐日作)》 唐·韓偓

    眉如半月云如鬟,梧桐葉落敲井闌。
    孤燈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單。
    想美人兮云一端,夢魂悠悠關山難。
    空房展轉懷悲酸,銅壺漏盡聞金鸞。

    142 《松髻》 唐·韓偓

    髻根松慢玉釵垂,指點花枝又過時。
    坐久暗生惆悵事,背人勻卻淚胭脂。

    143 《倚醉》 唐·韓偓

    倚醉無端尋舊約,卻憐惆悵轉難勝。
    靜中樓閣深春雨。
    遠處簾櫳半夜燈。
    抱柱立時風細細,繞廊行處思騰騰。
    分明窗下聞裁翦,敲遍闌干喚不應。

    144 《金陵(雜言)》 唐·韓偓

    風雨蕭蕭,石頭城下木蘭橈。
    煙月迢迢,金陵渡口去來潮。
    自古風流皆暗銷,才魂妖魂誰與招?彩箋麗句今已矣,羅襪金蓮何寂寥。

    145 《早歸》 唐·韓偓

    去是黃昏后,歸當朧fC時。
    叉衣吟宿醉,風露動相思。

    146 《中庭》 唐·韓偓

    夜短睡遲慵早起,日高方始出紗窗。
    中庭自摘青梅子,先向釵頭戴一雙。

    147 《新上頭》 唐·韓偓

    學梳松鬢試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
    為要好多心轉惑,遍將宜稱問傍人。

    148 《蹋青》 唐·韓偓

    蹋青會散欲歸時,金車久立頻催上。
    收裙整髻故遲遲,兩點深心各惆悵。

    149 《新秋》 唐·韓偓

    一夜清風動扇愁,背時容色入新秋。
    桃花臉里汪汪淚,忍到更深枕上流。

    150 《遙見》 唐·韓偓

    悲歌淚濕澹胭脂,閑立風吹金縷衣。
    白玉堂東遙見后,令人斗薄畫楊妃。

    151 《重游曲江》 唐·韓偓

    鞭梢亂拂暗傷情,蹤跡難尋露草青。
    猶是玉輪曾輾處,一泓秋水漲浮萍。

    152 《寒食夜(一作深夜,一作夜深)》 唐·韓偓

    清江碧草兩悠悠,各自風流一種愁。
    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無伴倚南樓。

    唐詩三百首山水隱逸

    153 《半睡》 唐·韓偓

    抬鏡仍嫌重,更衣又怕寒。
    宵分未歸帳,半睡待郎看。

    154 《聯綴體》 唐·韓偓

    院宇秋明日日長,社前一雁到遼陽。
    隴頭針線年年事,不喜寒砧搗斷腸。

    155 《橫塘》 唐·韓偓

    秋寒灑背入簾霜,鳳脛燈清照洞房。
    蜀紙麝煤沾筆興,越甌犀液發茶香。
    風飄亂點更籌轉,拍送繁弦曲破長。
    散客出門斜月在,兩眉愁思問橫塘。

    156 《欲去》 唐·韓偓

    粉紜隔窗語,重約蹋青期。
    總得相逢處,無非欲去時。
    恨深書不盡,寵極意多疑。
    惆悵桃源路,惟教夢寐知。

    157 《屐子》 唐·韓偓

    方寸膚圓光致致,白羅繡屟紅托里。
    南朝天子欠風流,卻重金蓮輕綠齒。

    158 《繞廊》 唐·韓偓

    濃煙隔簾香漏泄,斜燈映竹光參差。
    繞廊倚柱堪惆悵,細雨輕寒花落時。

    159 《馬上見》 唐·韓偓

    驕馬錦連錢,乘騎是謫仙。
    和裙穿玉鐙,隔袖把金鞭。
    去帶懵騰醉,歸成困頓眠。
    自憐輸廄吏,馀暖在香韉。

    160 《見花》 唐·韓偓

    褰裳擁鼻正吟詩,日午墻頭獨見時。
    血染蜀羅山躑躅,肉紅宮錦海棠梨。
    因狂得病真閑事,欲詠無才是所悲。
    看卻東風歸去也,爭教判得最繁枝。

    登高寫景抒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