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陳著的詩詞(共1487首)

    陳著簡介

    陳著頭像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謙之,一字子微,號本堂,晚年號嵩溪遺耄,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調監饒州商稅。景定元年(一二六○),為白鷺書院山長,知安福縣。

    1321 《避難西坑用瀹韻》 宋·陳著

    頭禿鬢蕭蕭,誰知生轉勞。
    危心念避遠,老腳失低高。
    薄采義山蕨,難逢仙徑桃。
    如何是歸日,世事日囂囂。

    1322 《避難西坑用瀹韻》 宋·陳著

    春雨宜農耕,逆旅愁坐雨。
    雪寒饑殺人,豪富雪中舞。
    憂樂古來殊,欲說頭自俯。
    見山豈不愛,身危心不武。
    入深復入深,有谷如子午。
    生死未可知中,誰能問甘苦。

    1323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宋·陳著

    人生此會能幾回,坐上有客皆懷開。
    更聽陽關三疊曲,何日復遇此翁來。

    1324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宋·陳著

    溪自是溪山自山,溪山不與我人閒。
    古往今來只如此,看盡人閒忙無閒。

    1325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宋·陳著

    數曲清溪山抱回,青山高處醉筵開。
    忽然鼓笛太平調,便是洞庭聞樂來。

    1326 《挽族父承務郎衡之三首》 宋·陳著

    庭桂出心根,天風香滿門。
    初封緣子貴,上壽稱君恩。
    正爾需三釜,胡然夢九原。
    有余無盡澤,留下長蘭孫。

    1327 《挽族父承務郎衡之三首》 宋·陳著

    當年延桂塾,承乏愧無能。
    以子視宗族,如家安友朋。
    春風文字酒,夜雨誦弦鐙。
    古首凄誰續,心安淚欲冰。

    1328 《挽族父承務郎衡之三首》 宋·陳著

    人物瑞丹霞,翛然絕點瑕。
    寬心無厭客,急義不謀家。
    一室琴棋畫,四時風月花。
    晚來滿山菊,消得澹生涯。

    1329 《挽黃祖勉三首》 宋·陳著

    夙是通家契,姻盟又此時。
    相依百罹世,多活幾年期。
    辰龍竟歸夢,子書誰續為。
    九京不可作,喬梓北風悲。

    1330 《挽黃祖勉三首》 宋·陳著

    平生不行怪,流俗自難同。
    原明無仕志,公休有父風。
    肯堂勞未艾,反席壽俄終。
    誰料生芻奠,今年又乃翁。

    1331 《挽黃祖勉三首》 宋·陳著

    世遠太和散,儒門有若人。
    沈潛勤汲古,澹靜肯妍春。
    識到寡輕語,觸來無量顰。
    淵乎莫澄撓,叔度乃其倫。

    1332 《挽黃提舉震三章》 宋·陳著

    當年時事誰,咄咄賦歸與。
    同是無枝鵲,危如游釜魚。
    偷生盟世好,訪遠記山居。
    已矣向誰慟,兒孫書滿廬。

    1333 《挽黃提舉震三章》 宋·陳著

    文弊莫如今,獨存師古心。
    汲深六經海,茹實百家林。
    公有傳賢筆,私無諛墓金。
    晚年北山北,誰識醒中吟。

    1334 《挽黃提舉震三章》 宋·陳著

    江山古四明,獨立表平生。
    敏處經綸密,癯中氣局宏。
    鴻毛看勢利,虎口見功名。
    麾節那能究,東南天已傾。

    1335 《梅山摘其絕為四首和來余因以次韻》 宋·陳著

    弟兄能有幾人同,酒趣詩情冷淡中。
    須記松梅滿山雪,莫隨桃李杏花風。

    1336 《梅山摘其絕為四首和來余因以次韻》 宋·陳著

    老我相逢還一笑,杯盤草草自家風。
    從人漫說侯鯖好,難與耆英菜味同。

    1337 《梅山摘其絕為四首和來余因以次韻》 宋·陳著

    辜負山中月與風,心無城市亦山中。
    應嫌猿鶴天機淺,要與幾行不肯同。

    1338 《梅山摘其絕為四首和來余因以次韻》 宋·陳著

    梅山半載在城中,帶得山閒物外風。
    隨境動時元自靜,與人和處底須同。

    1339 《高潔堂來見因次前韻三首》 宋·陳著

    詩屋中閒借隙光,老來猶苦未知方。
    羨君句法源頭活,此意曾參紫紫陽。

    1340 《高潔堂來見因次前韻三首》 宋·陳著

    君家文獻日爭光,聲價如今重上方。
    我老尚知師古學,為搜古集到渠陽。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