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陳著的詩詞(共1487首)

    陳著簡介

    陳著頭像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謙之,一字子微,號本堂,晚年號嵩溪遺耄,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調監饒州商稅。景定元年(一二六○),為白鷺書院山長,知安福縣。

    261 《小學識愧》 宋·陳著

    字畫向來雖小技,兒時欲學亦難詳。
    點妝但莫如新婦,端正終須自老蒼。

    262 《夏五朔旦示都兒學書》 宋·陳著

    老去眼生花,兒方學畫鴉。
    聊將二十字,要識汝傳家。

    263 《挽舒亦山少母鄒氏》 宋·陳著

    我與亦山連,因聞少母賢。
    順柔知自分,勤檢樂吾便。
    心積兒孫福,家修香火緣。
    平生庶無憾,此去坐青蓮。

    264 《題嚴子陵釣臺二首》 宋·陳著

    方信先生大有功,光皇只是暫時雄。
    東都二百年名節,全在桐江一釣風。

    265 《題嚴子陵釣臺二首》 宋·陳著

    才得心安便是通,乘龍非貴釣非窮。
    那知碌碌樊鱗者,盡在先生不釣中。

    266 《題西四明趙氏書院》 宋·陳著

    他鄉久客不堪懷,風雨書窗又獨來。
    夢惡喜聞鶯喚醒,歸途羞見雁聲囘。
    望春山色今須好,年少時光老易催。
    坎止流行天已定,撳髯一笑且銜杯。

    267 《題僧維楠詩卷》 宋·陳著

    鳳□□□鳴閒,蚓竅出蟲聲。
    陰雨不見星,腐草流爝螢。
    卓□獨何為,不與時同情。
    風流晉宋閒,眼中無四靈。

    268 《題錢靜觀江山萬里圖》 宋·陳著

    迢迢江山上,萬變紛起伏。
    中閒崛奇多,忽此入平沃。
    草對近或遠,來去自鳧鶩。
    宇宙本來寬,景物常滿目。

    269 《題東堂竹》 宋·陳著

    種來三世遠,一片綠猗猗。
    節直清自見,心虛高不知。
    寧求千畝富,足與七賢期。
    要得龍孫茂,封培無已時。

    270 《送許耀卿入越》 宋·陳著

    三宿相留亦是緣,東風吹上鏡湖船。
    閒心可為流觴事,古眼應探窆石前。

    271 《送東平趙孟益赴徽政院譯史》 宋·陳著

    秀出東平禮樂關,將車來覽小南山。
    西風承命雙親下,上國媒身九譯閒。
    騰踏青云金驛去,笑迎綠發錦衣不。
    氣方銳處須珍重,莫把贈言為等閒。

    272 《似史和甫傳清》 宋·陳著

    翩翩鶴往還,高眼看塵寰。
    家世崔盧上,風流晉宋閒。
    開門種桃李,落筆動江山。
    勛業時來做,青春贏得閒。

    273 《書于靈濟方丈》 宋·陳著

    信步領兒行,又來天盡堂。
    老衰憑酒健,春好得詩香。
    花柳年年事,江山處處鄉。
    拍闌一相和知,白鳥入微茫。

    274 《壽馬裕齋觀文·右有鶴,三章,章四句》 宋·陳著

    陟彼崔嵬,豈不懷歸。
    英英白云,跂予望之。

    275 《壽馬裕齋觀文·右有鶴,三章,章四句》 宋·陳著

    倡予和汝,爰得我所。
    何斯違斯,自貽伊阻。

    276 《壽馬裕齋觀文·右有鶴,三章,章四句》 宋·陳著

    有鶴在林,懷之好音。
    載飛載止,食野之芩。

    277 《收芋偶成》 宋·陳著

    數窠岷紫破窮搜,珍重留為老齒羞。
    粒飯如拳饒地力,糝羹得手擅風流。
    家貧自盍勤多種,歲晚何當飽一收。
    回首人閒劍炊米,誰知煨燼有爐頭。

    278 《詩似來石門風少野》 宋·陳著

    出林危世是亨途,道眼相逢菜味腴。
    愈契大顛非為佛,坡知老印本來儒。
    攜晴雪瀑藤花路,話舊青鐙柏子廬。
    萬事已拋松枕外,不妨姓字落江湖。

    279 《嵊縣勸農途中示同寮二首》 宋·陳著

    老農歡笑聲,三十里春程。
    笳鼓斷還續,杯盤坐又行。
    誰云償縣債,正好看民情。
    歸去不妨晚,出山溪月明。

    280 《嵊縣勸農途中示同寮二首》 宋·陳著

    連朝風或雨,今日卻霜晴。
    簇翠麥苗起,纈斑麻甲生。
    雞村炊色軟,牛隴種痕平。
    此意與誰共,老農歡笑聲。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