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陳師道的詩詞(共770首)

    陳師道簡介

    陳師道頭像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641 《除夜》 宋·陳師道

    七十已強半,所余能幾何。
    懸知暮景促,更覺後生多。
    遁世名為累,留年睡作魔。
    西歸端著便,老子不婆娑。

    642 《泛淮》 宋·陳師道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風。
    鳥飛云水里,人語櫓聲中。
    平野容回顧,無山會有終。
    倚檣聊自逸,吟嘯不須工。

    643 《贈寇國寶三首》 宋·陳師道

    虎子墮地氣食牛,雀兒浴處魚何求。
    可奈我衰才亦盡,正須二子與同游。

    644 《贈寇國寶三首》 宋·陳師道

    往歲黃童今寇君,高文要學亦多聞。
    留年看舉天南翼,過目先空冀北群。

    645 《贈寇國寶三首》 宋·陳師道

    承家從昔如君少,得士於今孰我先。
    口擬說詩心已解,世間快馬不須鞭。

    646 《謝趙生惠芍藥三首》 宋·陳師道

    九十風光次第分,天憐獨得殿殘春。
    一枝剩欲簪雙髻,未有人間第一人。

    647 《謝趙生惠芍藥三首》 宋·陳師道

    從微至老走風塵,喜見鄉園第四春。
    獨舞東風醉西子,政緣無語郤宜人。

    648 《謝趙生惠芍藥三首》 宋·陳師道

    郁郁芬芬十里薰,紅妅白白數枝春。
    要將結習惱鶖子,送與毗耶彼上人。

    649 《送何子溫移亳州三首》 宋·陳師道

    復作中年別,仍懷後日憂。
    關山遮極目,汴泗只東流。
    政好遭頻借,詩清得暗投。
    會看靈壽杖,扶出富民侯。

    650 《送何子溫移亳州三首》 宋·陳師道

    青衿曾誦賦,皓首始登門。
    意得寧論晚,心交不待言。
    向來期北上,可復改南轅。
    畫地數佳政,叢談何處村。

    651 《送何子溫移亳州三首》 宋·陳師道

    治出龍城守,名高水部郎。
    清明人共識,風味獨難忘。
    骨立秦書瘦,須粘檜密香。
    烹鮮師老耳,曳尾肯蒙莊。

    652 《擬李義山柳枝詞五首》 宋·陳師道

    莫解丁香結,從教長苦辛。
    郤因千種恨,別作一家春。

    653 《擬李義山柳枝詞五首》 宋·陳師道

    伏雌將阿鶩,水陸不相直。
    鴨鴨橫波去,嗝嗝呼不得。

    654 《擬李義山柳枝詞五首》 宋·陳師道

    雨葉不自持,風花故入衣。
    飛花已無定,忍著惡風吹。

    655 《擬李義山柳枝詞五首》 宋·陳師道

    嫋嫋東門柳,重重小苑花。
    為誰須落子,著意莫藏鴉。

    656 《擬李義山柳枝詞五首》 宋·陳師道

    江青沙日暖,雄鴨雌鴛鴦。
    相看不相識,花晚褪紅香。

    657 《夜雨》 宋·陳師道

    十月天猶雨,三更月失明。
    溟蒙才灑潤,點滴不成聲。
    辟戶風煙入,投林鳥雀輕。
    旅懷終易感,倏起別離情。

    658 《謝人寄酒》 宋·陳師道

    舊香余味記黃封,厭見春泥滿眼紅。
    千乘莫從公子後,百壺能為故人東。

    659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 宋·陳師道

    吾友張文潛,君行乃其里。
    當年釣游處,壯者或可指。
    聞風起遐想,意作千古士。
    不知塵土中,奴椎婢不齒。
    胸中無一塵,筆下有百紙。
    勿問見自知,未語君已憙。
    與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軌。

    660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 宋·陳師道

    吾友孫子實,愛學吾所畏。
    持身如處子,得句有余味。
    交歡艱難際,凜然見名誼。
    吾病臥里中,車馬日一至。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