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陳宓的詩詞(共754首)

    661 《游云臺寺觀梅》 宋·陳宓

    滿樹輕明玉雪香,不容累月駐清芳。
    似聞天上憐花好,急敕丁神下取將。

    662 《延平得雪》 宋·陳宓

    衍山先自無塵土,更著飛瓊細糝看。
    可笑一生緣好事,卻將衰鬢敵隆寒。

    663 《延平得雪》 宋·陳宓

    凌晨訟牒如山積,呵手移時為破除。
    幸有清溪明似鏡,忍休偷眼雪晴馀。

    664 《延平得雪》 宋·陳宓

    豐穰已喜新年瑞,凍餒還思卒歲難。
    安得長縑并廣庾,為渠千里作衾簞。

    665 《延平得雪》 宋·陳宓

    連年疾癘緣何事,只為天時太暖生。
    今日六花初獻瑞,定知田里頓身輕。

    666 《謝鄭夾漈子惠詩索草堂扁榜》 宋·陳宓

    八齡幼子今頭白,袖有清詩忽到門。
    前代謾夸棠與笏,何如詩禮典刑存。

    667 《謝鄭夾漈子惠詩索草堂扁榜》 宋·陳宓

    子長健筆許誰隣,特起先生繼獲麟。
    摹寫遺書禮嚴像,豈無當代好賢人。

    668 《謝鄭夾漈子惠詩索草堂扁榜》 宋·陳宓

    五十種書今幾見,數千年史尚堪傳。
    草堂底用標遺跡,自是鄉人苦愛貧。

    669 《縣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濟韻》 宋·陳宓

    賓僚滿座昔難知,盡是才當漢石渠。
    訟牒已資賢共次,茶甌聊復話公馀。
    千村早見刀為犢,比屋仍看經荷鋤。
    疏拙卻便明月夜,小窗松竹謾觀書。

    670 《縣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濟韻》 宋·陳宓

    古縣公庭二百春,聊因風雨一番新。
    恨無尺寸堪酬主,敢有絲毫更擾民。
    方嘆閭閻驚脫水,卻慚梁棟欲超塵。
    年豐俗美多馀暇,雁鶩行中看雀馴。

    671 《挽方漕》 宋·陳宓

    淮南草木舊知名,胡騎應愁水偃成。
    自是人豪長不死,如何腸斷些歌聲。

    672 《挽方漕》 宋·陳宓

    半生與士共饑寒,百萬渾將一擲看。
    四十世官持{上竹下汽}節,活人無數奉親歡。

    673 《挽方漕》 宋·陳宓

    使軺三度破胡塵,只為忠謀不為身。
    后輩金繒能不吝,卻嗤木強是前人。

    674 《題高將仕墨梅》 宋·陳宓

    露零難辨蕊,月滿只尋香。
    不受丹青涴,仍當云水鄉。
    詩清見和靖,筆妙得高郎。
    當暑開霜素,蕭然六月涼。

    675 《題高將仕墨梅》 宋·陳宓

    玉質縱橫黃絹外,春陽卻自紫毫開。
    雨馀不共莓苔老,風暖暗勾蜂蝶來。

    676 《送懷安林知丞之官仍謝佳句》 宋·陳宓

    劍津初筮著能名,大府今看佐屬城。
    愧我贈行無好語,只將戒懼與明誠。

    677 《送懷安林知丞之官仍謝佳句》 宋·陳宓

    讀書豈但資聞見,窮理方能識重輕。
    孔孟格言如日月,更須師友與詳評。

    678 《送懷安林知丞之官仍謝佳句》 宋·陳宓

    艾軒門第多諸父,尚想高齋講誦時。
    誰道風流今已泯,親篇三復起予詩。

    679 《評書》 宋·陳宓

    我非識字空有志,丱角已探翰墨場。
    于今四十竟何益,聊取上代資平章。
    率更清峭骨骼堅,云厭古柏微春陽。
    虞君態度絕可愛,皎皎玉女乘鸞翔。

    680 《掬水錫壺》 宋·陳宓

    昔在延平郡,泉聲日夜聞。
    六年歸故里,一縷憶晴云。
    儋石終宵足,瓶罍竟日分。
    山中有飛瀑,未必愜朝曛。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