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傅良的詩詞(共520首)
221
《挽尤延之尚書》 宋·陳傅良
壯歲從游兩鬢霜,重來函太各堪傷。
那知卒業今無及,極悔論心昨未嘗。
相約歸期須次第,獨存病骨更凄涼。
他年賴有門生記,托在碑陰永不忘。
222
《挽尤延之尚書》 宋·陳傅良
向來諸老獨巋然,贏不勝衣萬事便。
燈下細書批敕字,雪邊先著趁朝鞭。
豈應無故令身健,卻止功名與世傳。
遺奏定留卦禪藁,憑誰吹送九重天。
223
《挽尤延之尚書》 宋·陳傅良
宿留江湖長子孫,行藏節節耐人看。
及為侍從身垂老,欲試平生事轉難。
書就僅題前太史,功成方記舊甘盤。
令人長恨經綸意,歷事三朝見一斑。
224
《挽尤延之尚書》 宋·陳傅良
自為師說竟誰宗,每事持平屬此翁。
有志政須名節是,斯文非獨語言工。
要令舉世人材出,合在前朝行輩中。
安得長年留把柁,后來各與一帆風。
225
《挽樓朝奉》 宋·陳傅良
九寺方連茹,專城又夾河。
晚看諸子好,孰與一門多。
薄海皆驚嘆,亨衢忽薦瘥。
大連同厚夜,其柰少連何。
226
《挽樓朝奉》 宋·陳傅良
裘馬朋簪盛,緋魚筦庫卑。
行藏公論在,然否雨心知。
歲晏曾三接,民功僅一麾。
空余華袞字,有恨蓋棺時。
228
《題仙巖梅雨潭》 宋·陳傅良
袞袞群山俱入海,堂堂背水若重闉。
怒號懸瀑從天下,杰立蒼崖夾道陳。
晉宋至今堪屈指,東南如此登無人。
結廬作對吾何敢,聊向樵漁寄此身。
229
《題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莊圖》 宋·陳傅良
功成不受富貴汙,輕舟翩然下五湖。
至今風流在姑蘇,我復見此云壑圖。
兩坡喬木樛相扶,殘山乘水千里余。
天際未知何有無,一葦橫絕雙風蒲。
楊花春岸秋莼鱸,在在著此儒仙臞。
世無宗師貌不如,誰其嗣之吾大夫。
232
《潭師潘德鄜生辰》 宋·陳傅良
落南添得黑髭歸,歸與相忘草木知。
岳麓沈沈秋柝靜,湘波穆穆夜帆遲。
人間公論今何在,柱下家聲此不疑。
但欲公年如衛武,為留淇澳變風詩。
233
《送曾繼先赴山陰路鈐》 宋·陳傅良
胡髯白盡猶強飯,髀肉添多未跨鞍。
不向胡沙親矢石,卻來橋冢護衣冠。
歸舟自此長相背,薦墨于今尚未乾。
只恐燕然他日事,獨無名字可同刊。
236
《送宋伯潛宰高安》 宋·陳傅良
秋風日來諗,役車何時休。
有鳴丘中琴,玉瓚懷黃流。
此腰不可折,此笏未忍抽。
亦入雁鶩行,而為稻粱謀。
四海楊誠齋,吾道得自由。
悠哉思萬端,哿矣試一籌。
風詩訖於豳,易象重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