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的詩詞(共667首)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41
《詠青溪石壁》 宋·陳與義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
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
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
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
42
《翁高郵挽詩》 宋·陳與義
萬里功名路,三生翰墨身。
暮年銅虎重,浮世石羊新。
天地慳豪杰,山川泣吏民。
空傳四十誄,竟不識斯人。
43
《萬玉亭》 宋·陳與義
萬玉中間作此亭,規模雖小意高深。
稚篁畏日生檐下,老樹禁風長綠陰。
不道官中盡湯火,誰知鬧里有山林。
公余獨在斜陽外,百歲頑身萬古心。
44
《題易元吉畫麞》 宋·陳與義
紛紛騎馬塵及腹,名利之窟爭馳逐。
眼明見此山中吏,怪底吾廬有林谷。
雌雄相對目炯炯,意閑不受榮與辱。
掇皮皆真豈自知,坐令貓犬羞奴仆。
45
《題小室》 宋·陳與義
暫脫朝衣不當閑,澶州夢斷已多年。
諸公自致青云上,病客長齋繡佛前。
隨意時為師子臥,安心懶作野狐禪。
爐煙忽散無蹤跡,屋上寒云自黯然。
47
《秋夜詠月》 宋·陳與義
庭樹日日疏,稍覺夜月添。
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間簾。
黃花墻陰遠,白發露氣嚴。
平生六尺影,隨我送涼炎。
49
《瓶中梅》 宋·陳與義
明窗凈棐幾,玉立耿無鄰。
紅綠兩重衿,殷勤滿面春。
曾為庾嶺客,本是洛陽人。
老我何顏貌,東風處處新。
51
《留別心老》 宋·陳與義
老心霜下松,名與隆公齊。
人物北斗南,佛事東院西。
平生四海腳,不復煩金篦。
卻從夢中別,未免意慘悽。
它時訪生死,林深路應迷。
52
《居夷行》 宋·陳與義
遭亂始知承平樂,居夷更覺中原好。
巴陵十月江不平,萬里北風吹客倒。
洞庭葉稀秋聲歇,黃帝樂罷川杲杲。
君山偃蹇橫歲暮,天映湖南白如掃。
53
《今夕》 宋·陳與義
今夕定何夕,對此山蒼然。
偷生經五載,幽意獨已堅。
微陰拱眾木,靜夜聞孤泉。
唯應寂寞事,可以送余年。
56
《歸洛道中》 宋·陳與義
洛陽城邊風起沙,征衫歲歲負年華。
歸途忽踐楊柳影,春事已到蕪菁花。
道路無窮幾傾轂,牛羊既飽各知家。
人生擾擾成底事,馬上哦詩日又斜。
58
《次韻尹潛感懷》 宋·陳與義
胡兒又看繞淮春,嘆息猶為國有人。
可使翠華周宇縣,誰持白羽靜風塵。
五年天地無窮事,萬里江湖見在身。
共說金陵龍虎氣,放臣迷路感煙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