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鄭獬的詩詞(共443首)

    161 《閒居二首》 宋·鄭獬

    空庭羅雀網,應似翟侯居。
    多病惟尋藥,忘機不著書。
    僧來留石鼎,人在典金魚。
    惟有南窗睡,春來分不疏。

    162 《寄題峽州宜都縣古亭》 宋·鄭獬

    古人已逐秋草沒,明月空隨秋浪翻。
    安得古人似明月,長來此地對金樽。

    163 《寄題沖雅虛心亭》 宋·鄭獬

    高僧酷愛翠云枝,雨后新陰翠入衣。
    為恨煙溪生處遠,自尋云徑劚將歸。
    有時風雨鬧不解,只恐蛟龍活欲飛。
    好向繁梢結秋實,丹山正是鳳凰饑。

    164 《寄題辰州沅陽館》 宋·鄭獬

    張侯守辰溪,作館清溪上。
    峻趾擁崇岡,跋海鰲足壯。
    石嶝盤山回,游人出屏障。
    林壑互蔽虧,昏明各異狀。

    165 《寄陸憲元》 宋·鄭獬

    陸子處乎順,雖窮志愈剛。
    劍埋金不蝕,圭折玉猶方。
    古意閒中見,浮名靜外忘。
    行藏吾自得,可笑接輿狂。

    166 《即事簡友人》 宋·鄭獬

    門巷遍芳草,相期春醉稀。
    可憐雙燕到,還似故人歸。
    幽鳥隔溪語,落花穿竹飛。
    誰知靜者樂,石上脫朝衣。

    167 《回至涿州》 宋·鄭獬

    來時正犯長安雪,今見春風入塞初。
    為問行人多少喜,燕山南畔得家書。

    168 《淮西道中》 宋·鄭獬

    夾道柳梢長,竹橋風影涼。
    行人殘照里,歸路白云旁。
    泉淺帶土味,巖深聞草香。
    到家花已盡,杏頰擁枝黃。

    169 《和御制賞花釣魚》 宋·鄭獬

    曉日開閶闔,春風滿未央。
    水搖天仗影,花雜御衣香。
    覆檻紅梢接,連鉤紫鬣長。
    千鐘浮帝酒,五色染天章。
    鄒馬摛嘉頌,夔龍拜壽觴。
    金輿歸晚處,正在五云旁。

    170 《翰林夜直》 宋·鄭獬

    中使傳宣學士家,君王令草侍中麻。
    紫泥金印才封了,蓮燭然殘一寸花。

    171 《過十丈山》 宋·鄭獬

    慣向長安事朝謁,滿衫塵土厚於泥。
    行人若愛青山好,何不暫時留馬蹄。

    172 《觀濤》 宋·鄭獬

    怒濤沃日為之陰,下有蛟龍不測深。
    若比人間惡風浪,長江風浪本無心。

    173 《故人梁天機家岢嵐即五臺山之南也余馳使云中》 宋·鄭獬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山如碧連城,千里萬重隔。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異域。
    異域無春風,未晚日先黑。

    174 《古井》 宋·鄭獬

    百尺青梧桐,下有寒泉井。
    分明古鏡中,照見梧桐影。
    朝汲水花清,暮汲水花冷。
    愿持沆瀣杯,遠寄蓬山頂。

    175 《浮云樓》 宋·鄭獬

    樓在浮云縹緲間,浮云破處見朱欄。
    山光對入鄖城紫,溪影橫飛夢澤寒。

    176 《邇英閣早直》 宋·鄭獬

    綠樹蔭修廊,云深別殿涼。
    星文開帝座,玉色泛天光。
    大典尊周孔,名家盛漢唐。
    自憐攜釣手,持筆翠旒旁。

    177 《讀蜀志》 宋·鄭獬

    曹公屈指當時輩,天下英雄數使君。
    髀肉消來還感泣,爭教漢鼎不三分。

    178 《答吳伯固》 宋·鄭獬

    伯固讀我詩,掉頭吟不休。
    明日踵我門,作詩還相投。
    初讀頗怪駭,如錄萬鬼囚。
    筆墨又勁絕,涌紙花光流。

    179 《次韻石秀才淮上偶作》 宋·鄭獬

    出汴忽如魚脫網,長淮萬里斷煩囂。
    白云已抱日光轉,碧浪更和天面搖。
    自此乘槎須犯斗,誰能鞭石解為橋。
    玉京醉客無消息,不及蓬山兩信潮。

    180 《次韻程丞相牡丹》 宋·鄭獬

    曾倒金壺為牡丹,矮床設座繞花壇。
    有人偷插玉釵上,到夜更留銀燭看。
    醉里春風遺翠帽,歸時寒月送琱鞍。
    如今蘭棹催西去,惆悵明年誰倚欄。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