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鄭獬的詩詞(共443首)

    221 《送周密學知真定府》 宋·鄭獬

    白發漢中郎,旌旗下建章。
    雪通沙路潤,春入塞云黃。
    地勢井陘口,天文大昴旁。
    平時卷金甲,壯略寄壺觴。

    222 《送趙書記赴闕》 宋·鄭獬

    草頭煙霏霏,草影搖斜暉。
    殘花猶綴枝,故人何日歸。
    不惜殘花飛,惟惜故人稀。
    酒到君莫辭,淋漓從滿衣。

    223 《送隋孝廉之官桐廬》 宋·鄭獬

    萬乘君王曾降詔,敝裘瘦馬入咸秦。
    太平策略三千字,天下英豪二十人。
    自合乘時攀日月,如何隨眾走風塵。
    桐廬主簿官雖小,百里之間亦有民。

    224 《送宋屯田之湖南轉運判官》 宋·鄭獬

    綠綬郎官笑白頭,更攜龍節領諸侯。
    摶風初擊三千水,投刃方排十二牛。
    行色未拋京洛地,先聲已壓洞庭秋。
    漢家刺部官雖小,一鑒寒冰照八州。

    225 《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 宋·鄭獬

    獨鶴志萬里,不肯安故林。
    排翮下岷山,浩蕩窮幽尋。
    初來識京師,魏闕郁蕭森。
    講書勤萬乘,賜服照華簪。

    226 《送呂稚卿郎中奉使江西》 宋·鄭獬

    赤蛟臥淺水,頭角不可藏。
    天公果見之,叱起南山傍。
    吳侯蓄奇才,投刃誰能當。
    百吏如群鴉,簿領埋屋梁。

    227 《送公辟給事自青州致政歸吳中》 宋·鄭獬

    青瑣仙人解玉符,秋風一夜滿江湖。
    曾歌郢水非凡曲,未掃旄頭負壯圖。
    終日望君天欲盡,平生知我世應無。
    扁舟應約元宮保,瀟灑蓮涇二丈夫。

    228 《送程公辟給事出守會稽兼集賢殿修撰》 宋·鄭獬

    越州太守何瀟灑,應為能吟住集仙。
    雪急紫蒙催玉勒,日長青瑣聽薰弦。
    一時冠蓋傾離席,半醉珠璣落彩箋。
    自恨君恩渾未報,五湖終負釣魚船。

    229 《送陳睦赴河中幕》 宋·鄭獬

    紫皇初放第三榜,中有英豪絕世無。
    天廄本生騏驥子,云霄又得鳳凰雛。
    不須虎鬧終全趙,自是龍驤首破吳。
    雖作蓮花帳前客,丹臺到了姓名殊。

    230 《送禪雅歸姑蘇》 宋·鄭獬

    秋風江上白云飛,江氣飄蕭欲灑衣。
    正是荷花滿吳國,詩人靈徹故山歸。

    231 《送曹比部赴袁州》 宋·鄭獬

    船頭獵獵兩旗翻,六月江風灑面寒。
    一日卻稱新太守,十年曾是舊郎官。
    中間憂患誠為甚,向老風情亦未闌。
    紫背蛤蜊白醪酒,開樽長解憶長安。

    232 《絲頭黃芍藥》 宋·鄭獬

    揚州絕格已為稀,北土花翁載得歸。
    白玉圓盤圍一尺,滿堆金縷淡黃衣。

    233 《試院中懷公達》 宋·鄭獬

    黃衫自掌貢闈瑣,強刷塵心酒一杯。
    天上謫仙如見憶,可能騎取老鯨來。

    234 《省中畫屏蘆雁》 宋·鄭獬

    高堂傾動長江流,黃蘆群雁滿滄洲。
    掃開長安塵土窟,寫出江南煙水秋。
    兩雁斜飛入空闊,四雁顧慕橫沙頭。
    高風拉折蒼玉干,蘆花雪盡無人收。

    235 《上李太傅》 宋·鄭獬

    陳人嘗傳李太傅,云作太守來此州。
    頃遭暴水拉堤出,設施畫略排橫流。
    大偷嘗欲穴堤腹,掩之即日斷其頭。
    至於小猾幸民禍,鉤羅姓名皆不留。

    236 《勸客飲》 宋·鄭獬

    誰解西回滄海波,且聽白苧數聲歌。
    人生所得只如此,世事到頭無奈何。
    酒海莫教空濩落,金堆安用郁嵯峨。
    古今共是一丘土,只有劉生得計多。

    237 《錢塘觀燈》 宋·鄭獬

    碧海芙蓉徹夜開,亂花前后盡樓臺。
    坐看萬里河漢外,移下一天星斗來。
    醉客倚欄吹玉笛,美人弄鏡插香梅。
    誰能飛入月宮去,捉住嫦娥不放回。

    238 《盆池》 宋·鄭獬

    綠發柔莎碧甃連,湛如蛟穴貯寒泉。
    誰將寶鏡遺在地,照見浮云浸破天。
    數鬣游魚才及寸,一層綠荇小於錢。
    待將鬧物都除卻,放出秋蟾夜夜圓。

    239 《木渠》 宋·鄭獬

    木渠遠自西山來,下溉萬頃民間田。
    誰謂一石泥數斗,直是萬頃黃金錢。
    去年出谷借牛耕,今年買牛車連連。
    須知人力奪造化,膏雨不如山下泉。
    雷公不用苦震怒,且放乖龍閒處眠。
    安得木渠通萬里,坐令四海成豐年。

    240 《落梅》 宋·鄭獬

    醉墨紛紛盡雅才,等閒攜酒探花來。
    笙歌已散游人去,更逐東風拾落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