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辛棄疾的詩詞(共918首)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頭像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701 《宿驛》 宋·辛棄疾

    云外丹青萬仞梯,木陰合處子規啼。
    嘉陵棧路吾能說,略似黃亭到紫溪。

    702 《宿驛》 宋·辛棄疾

    他鄉異縣老何堪,短發蕭蕭不勝簪。
    旋買一樽持自賀,病身安穩到江南。

    703 《書清涼境界壁》 宋·辛棄疾

    江左何時見王謝,風流且對竹間梅。
    最憐飛雪蒼苔上,時有珍禽蹴地來。

    704 《書清涼境界壁》 宋·辛棄疾

    從今數到七十歲,一十四度見梅花。
    何況人生七十少,云胡不歸留此耶。

    705 《郡齋懷隱庵》 宋·辛棄疾

    空山鐘鼓梵王家,小立西風數過鴉。
    秋色無多誰占斷,長廊西畔佛桑花。

    706 《郡齋懷隱庵》 宋·辛棄疾

    天寒秋色入平林,更著西風月下砧。
    舊日醉吟渾不管,如今節物總關心。

    707 《和趙直中提干韻》 宋·辛棄疾

    萬事推移本偶然,無虧何處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負郭元無三頃田。
    城礙夕陽宜杖履,山供醉眼費云煙。
    怪君不顧笙歌誤,政擬新詩去鳥邊。

    708 《和趙茂嘉郎中雙頭芍藥二首》 宋·辛棄疾

    當年負鼎去干湯,至味須參芍藥芳。
    豈是調羹雙妙手,故教初發勸持觴。

    709 《和趙茂嘉郎中雙頭芍藥二首》 宋·辛棄疾

    昨日梅華同語笑,今朝芍藥并芬芳。
    弟兄殿住春風了,卻遣花來送一觴。

    710 《和人韻》 宋·辛棄疾

    老奴權至使將軍,非所宜蒙定可黥。
    嫫母侏儒曾一笑,瓠壺藤蔓便相縈。
    解紛已見立談頃,漏網從今太橫生。
    豈是人間重生女,只應詩老便多情。

    711 《和人韻》 宋·辛棄疾

    老來筋力上山遲,過眼風光自崛奇。
    擬放狂歌花已笑,正羞短發雪偏垂。
    谿山能破幾緉屐,風雨連催十二時。
    且鎖君詩怕飛去,從人喚我虎頭癡。

    712 《和郭逢道韻》 宋·辛棄疾

    君家富貴有汾陽,只要文章光焰長。
    莫為梅花費詩句,細思丹桂是天香。

    713 《和郭逢道韻》 宋·辛棄疾

    棗樹平生嘆子陽,里歌雖短意偏長。
    東家昨夜梅花發,愧我分他一半香。

    714 《和傅巖叟梅花二首》 宋·辛棄疾

    靈均恨不與同時,欲把幽香贈一枝。
    堪入離騷文字不,當年何事未相知。

    715 《和傅巖叟梅花二首》 宋·辛棄疾

    月澹黃昏欲雪時,小窗猶欠歲寒枝。
    暗香疏影無人處,唯有西湖處士知。

    716 《再用儒字韻二首》 宋·辛棄疾

    是是非非好讀書,莫將名實自相誣。
    由來廢冢誰為者,詩禮相傳大小儒。

    717 《再用儒字韻二首》 宋·辛棄疾

    人才長與世相疏,若謂無才即厚誣。
    方朔長身無飯吃,人間飽死幾侏儒。

    718 《御書閣額》 宋·辛棄疾

    功掩蕭何第,名越崔氏堂。
    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蒼。
    金碧飛翚外,鸞虬結綺旁。
    落成紛燕賀,弱羽得高翔。

    719 《御書閣額》 宋·辛棄疾

    杰閣侵霄漢,宸章煥壁奎。
    內廷頒寶宴,中使揭璇題。
    信誓山河固,恩寵雨露低。
    寒儒倚天祿,目斷五云西。

    720 《信筆再和二首》 宋·辛棄疾

    春酒頻開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來。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