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休的詩詞(共615首)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463
《秋盡途中作》 唐·貫休
行行芳草歇,潭島葉紛紛。
山色路無盡,砧聲客強聞。
殘陽曜極野,黑水浸空墳。
那得無鄉思,前程入楚云。
464
《寄清泠山道人》 唐·貫休
常憶清泠子,深云種早禾。
萬緣雖不涉,一句子如何。
蹤跡諸峰匝,衣裳老虱多。
江頭無事也,終必到煙蘿。
465
《題惠琮律師院》 唐·貫休
苦節兼青目,公卿話有馀。
唯傳黃葉喻,還似白泉居。
猿撥孤云破,鐘撞眾木疏。
社壇蹤跡在,重結復何如。
467
《硯瓦》 唐·貫休
淺薄雖頑樸,其如近筆端。
低心蒙潤久,入匣更身安。
應念研磨苦,無為瓦礫看。
儻然仁不棄,還可比瑯玕.
468
《詠竹根珓子》 唐·貫休
出處慚林藪,才微幸一陽。
不緣懷片善,豈得近馨香。
節亦因人凈,聲從擲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報時昌。
469
《歸故林別知己》 唐·貫休
別離無古今,柳色向人深。
萬里長江水,平生不印心。
遠書容北雁,贈別謝南金。
愧勉青云志,余懷非陸沈。
470
《鄱陽道中作》 唐·貫休
鄱陽古岸邊,無一樹無蟬。
路轉他山大,砧驅鄉思偏。
湖平帆盡落,天淡月初圓。
何事堯云下,干戈滿許田。
471
《送人征蠻》 唐·貫休
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劍,不獨定諸蠻。
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
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473
《寄宋使君》 唐·貫休
寺倚烏龍腹,窗中見碧棱。
空廊人畫祖,古殿鶴窺燈。
風吼深松雪,爐寒一鼎冰。
唯應謝內史,知此道心澄。
474
《題友人山居》 唐·貫休
卜居鄰塢寺,魂夢又相關。
鶴本如云白,君初似我閑。
月明僧渡水,木落火連山。
從此天臺約,來茲未得還。
475
《贈方干》 唐·貫休
盛名與高隱,合近謝敷村。
弟子已得桂,先生猶灌園。
垂綸侵海介,拾句歷云根。
白日升天路,如君別有門。
476
《偶作》 唐·貫休
十載獨扃扉,唯為二雅詩。
道孤終不雜,頭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與,霜嚴鼓角知。
修心對閑鏡,明月印秋池。
478
《秋末江行》 唐·貫休
四顧木落盡,扁舟增所思。
云沖遠燒出,帆轉大荒遲。
天際霜雪作,水邊蒿艾衰。
斷猿不堪聽,一聽亦同悲。
479
《春寄西山陳陶》 唐·貫休
搔首復搔首,孤懷草萋萋。
春光已滿目,君在西山西。
塹水成文去,庭柯擎翠低。
所思不可見,黃鳥花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