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薛嵎的詩詞(共277首)

    141 《送潘道士》 宋·薛嵎

    春渚微茫碧草連,千花飛盡柳飛綿。
    孤云野鶴生遙思,明月清風共一般。
    破褐還尋棲陰地,空囊唯乞送行篇。
    先生自有修真訣,不倚丹砂駐少年。

    142 《送廉村宗人薛庭芝薛如晦還里》 宋·薛嵎

    老我儒冠誤,憐君亦固窮。
    山川居壤異,友愛所天同。
    江渡乘潮闊,霜林逐曉空。
    永懷楸垅敬,淹泊志難通。

    143 《松岡過許峰送葬》 宋·薛嵎

    此行吟更苦,哭舅萬山深。
    處士花猶昔,何人詩在今。
    奉親無旅況,對佛動慈心。
    霜夜增寒思,半床安紙衾。

    144 《松風閣》 宋·薛嵎

    地形連斗閣連云,松籟曾經佛祖聞。
    永夜月明人到少,海光山色自平分。

    145 《山中吟》 宋·薛嵎

    疎拙本天性,束書歸舊林。
    世人皆失笑,泉石自知心。
    山柿紅猶澀,池魚靜亦沉。
    於中觀物意,吾道樂彌深。

    146 《山中梅花》 宋·薛嵎

    已有梅花未有詩,青山相對動愁眉。
    山翁只在山中住,花落花開總不知。

    147 《山中梅花》 宋·薛嵎

    詩人魂在梅花上,不比垂楊管別離。
    野鶴聲聲聲漸遠,定應飛報月明知。

    148 《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風閣有感》 宋·薛嵎

    相逢長日坐如癡,瘦得吟肩聳過頤。
    天意復生郊島在,人心自逐古今移。
    高秋月色行松頂,半夜山中讀楚辭。
    此道若無千載后,塵昏何處照妍媸。

    149 《青藜閣為林景云賦》 宋·薛嵎

    九斗峰前太乙臨,星辰亦監此時心。
    樓高不礙光芒入,坐久忽驚風露深。
    千古圣賢書里見,吾身學問性中尋。
    夜窗勤苦追先哲,名字何分昔與今。

    150 《潘懷古參學》 宋·薛嵎

    同吟四十過三四,常恨詩銜欠一官。
    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艱難。
    爐亭圍坐推前輩,夜店單床定薄寒。
    最喜親庭佳闕近,盡攜兒女入長安。

    151 《旅中秋夜》 宋·薛嵎

    車馬日西東,阮生途自窮。
    三年辭舊國,今日又秋風。
    邊雁凄涼過,池花寂寞紅。
    邦人慣相識,漸覺語音通。

    152 《旅店早起》 宋·薛嵎

    半醒夢猶在,擁衾無限情。
    曉窗燈影淡,山路雪吟清。
    歲暮羨歸客,囊空兼去程。
    故書多廢理,驚愧動驚旌。

    153 《林氏梅巖》 宋·薛嵎

    古意元從澹泊來,云根香雪點磯苔。
    靜觀造化春長在,不是冰霜凍得開。
    半影落池涵潔白,一峰無路接塵埃。
    逋仙家世君端的,只恐清吟未易陪。

    154 《林景云令祖夫妻隨其子各居同日葬》 宋·薛嵎

    真誥巖前舊筑居,夫妻雙化是仙期。
    至今耕隴桑麻地,全似桃源晉宋時。
    窀穸同晨符吉卜,親朋分夜別靈帷。
    詩書孫子名方盛,錦誥重因日未遲。

    155 《林景云參學》 宋·薛嵎

    一門四世同堂樂,門外傳呼釋褐歸。
    自此高車訪游舊,屏將呵從叩漁扉。
    三冬晴暖春寒在,千里詩書野意違。
    又說攜琴搜逸譜,休嫌古調按今徽。

    156 《李氏愛山樓》 宋·薛嵎

    境自吾心會,於焉識所存。
    鳥聲喧后寂,樹色郭中付。
    靜壽備仁理,乾坤悟易門。
    白云同此意,相對亦無言。

    157 《哭中師雪崖》 宋·薛嵎

    眾里知心少,唯師是故人。
    臨終書未答,昨夜夢全真。
    鶴唳渾如哭,花開不似春。
    近逢同住者,得問病元因。

    158 《哭薛元善兄弟》 宋·薛嵎

    寂寞一窗燈,隨風滅又明。
    空堂連夜雨,白發哭兒聲。
    樹色悲搖落,交情隔死生。
    唯應骨肉愛,為鬼亦同行。

    159 《哭槐逕弟》 宋·薛嵎

    孤僻由天性,看山獨展眉。
    豈無身后慮,猶課病中詩。
    泉石寧百崇,蒼旻不可知。
    平生唯愛菊,增我九秋悲。

    160 《康氏端齋》 宋·薛嵎

    於下地能取友,人已兩無偏。
    立行有如此,前修宜比肩。
    吟情近風雅,胸次著林泉。
    愧我全迂避,交游又十年。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