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蘇頌的詩詞(共627首)

    321 《和梁簽判潁州西湖十三題·西湖》 宋·蘇頌

    椒澤疏源勢不休,繞城冰玉湛寒流。
    鳧鷖容與菰蒲亂,占得江湖一望秋。

    322 《和梁簽判潁州西湖十三題·清風亭》 宋·蘇頌

    廣寒宮殿誠夸誕,消暑樓臺久寂寥。
    未似虛亭面空闊,時時清籟濯煩歊。

    323 《和李子儀瀛州借馬寄安撫待制》 宋·蘇頌

    塞草黃明畜牧肥,外閑千駟氣增威。
    權奇毛骨森相映,騕褭精神動若飛。
    暫借行人持玉節,屢陪方伯展朱旂。
    料君早晚趨嚴召,安穩乘歸從六騑。

    324 《和冬至紫蒙館書事》 宋·蘇頌

    泰疇迎長日,殊方展慶杯。
    關山厭沙磧,星斗望昭回。
    月共寒更永,風隨協氣來。
    欲知王歷正,候律應孳荄。

    325 《和丁御史出郊雩祀夕雨初霽》 宋·蘇頌

    雩帝臨初孟,涓辰用吉辛。
    肄儀慚陋學,司直接名臣。
    出從籠街馭,時觀避路人。
    雨馀鮮野服,云霽變魚鱗。
    觚陛牲匏潔,公卿冕佩輳。
    共期嚴薦享,上副圣心純。

    326 《和陳彥升學士九月校書懷舊之作》 宋·蘇頌

    京國重陽冊府家,正披墳史獵菁華。
    思飄昔日龍山帽,阻看殘秋上苑花。
    悵惜歲華霜染鬢,滯留歸思角生車。
    自憐高閣窮年業,青簡刊讎未有涯。

    327 《和安上弟雨雪應禱絕句》 宋·蘇頌

    霰雪為霖近浹旬,江湖清氣壓冬溫。
    應時豈是誠能感,作物宜同易畫坤。

    328 《過土河》 宋·蘇頌

    長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遞勢傾奔。
    秋來注雨瀰郊野,冬后層冰度輻轅。
    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煙裊裊數家村,終朝跋涉無休歇,遙指郵亭日已昏

    329 《逢錢塘詩僧》 宋·蘇頌

    把手忽相逢,開談究詩義。
    子雖浮屠流,乃抱風騷志。
    錢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
    何處最堪懷,飛來峰下寺。

    330 《發柳河》 宋·蘇頌

    清晨驅馬兩崖間,霜重風高極險艱。
    前日使人沖雪去,今朝歸客踏冰還。
    道旁榛莽樵蘇少,野外污萊耒耨閒。
    還似昔年經歷處,下弦殘月插東山。

    331 《冬至日瓦橋與李綖少卿會飲》 宋·蘇頌

    使傳驅馳同被命,邊城迢遞偶相從。
    風霜正急偏催老,歲月如流又過冬。
    方念去家千里遠,無辭沈醉十分濃。
    須知此會洵堪喜,北上河橋便寡悰。

    332 《冬日北庭懷馀杭舊僚屬》 宋·蘇頌

    曾約尋山春水間,越江吳岫遍留連。
    沙頭寺院看花日,湖上樓臺試茗天。
    酒后歌呼常薄暮,風流云散忽經年。
    異方萬里相望處,滿眼荒郊倍慘然。

    333 《次韻姚粹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 宋·蘇頌

    車馬西郊踏曉光,城隅一徑繞羊腸。
    泉流帶雪添膏脈,山色逢春變郁蒼。
    云外樓臺晴掛影,風前松檜遠飄香。
    仁祠久禱蒙嘉應,預慶農疇歲襲祥。

    334 《次韻陽行先游招隱》 宋·蘇頌

    古屋蕭森數十間,禪扉幽寂叩常關。
    少微處士遺塵遠,靈鷲高僧得地間。
    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蘚字斑斑。
    山林真趣誰能辨,乘興時來興盡還。

    335 《次韻兗弟忠懿王祠》 宋·蘇頌

    五君相繼擅吳方,坐視群雄取亂亡。
    侍子奔馳先入貢,鄰邦旅拒獨勤王。
    豈惟佛剎傳遺像,自有孫謀襲懿芳。
    應似竇融歸漢日,功名累世到瑰章。

    336 《次韻王伯益同年留別二首》 宋·蘇頌

    桂籍昔叨聯署等,蓮帷今幸接芳塵。
    塤篪契合均天屬,金石交深過古人。
    直向歲寒期茂悅,肯同時俗論甘辛。
    優游且作江南令,惠愛於民此最親。

    337 《次韻蘇子瞻學士臘日游西湖》 宋·蘇頌

    臘日不飲獨游湖,如此清尚他人無。
    唱酬佳句如連珠,況復同好相應呼。
    君嘗聽事嗟罪孥,雖在樂國猶寡娛。
    是社稷臣魯顓臾,直道自任心不紆。

    338 《次韻蘇子瞻題李公麟畫馬圖》 宋·蘇頌

    霜紈橫卷書絳垂,軸以瑇瑁囊青絲。
    披圖二妙駭人目,筆畫勁利如刀錐。
    龍媒迥出丹青手,勢若飛動將奔馳。
    韉銜如在赤墀立,仆御猶縱紅纓羈。

    339 《次韻司徒富公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人稱宴安,居處必擇地。
    諸公來河南,有若不期會。
    巖巖大司徒,早辭槐鼎貴。
    嘉謨納淵衷,故事留臺寺。

    340 《次韻簽判太博謝府公新詩墨跡》 宋·蘇頌

    幕府雍容但省文,筆精詩格兩難倫。
    臨池得法毫端健,擊缽成篇藻思新。
    征虜雅歌追樂事,蘭亭賡唱掩芳塵。
    梁王賓友鄒枚在,末至慚非賦雪人。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