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的詩詞(共2123首)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421
《省事》 宋·蘇轍
早歲讀書無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許平生初不錯,人言畢竟兩皆空。
空中有實何人見,實際心知與佛同。
煩惱消除病亦去,閉門便了此生中。
422
《求黃家紫竹杖》 宋·蘇轍
曾家紫竹君家種,曾園竹與荒藤共。
藤驕竹瘁如畏人,不似君家竹森聳。
我來買宅非為宅,愛此風梢時一弄。
磨刀向藤久未忍,樹倒藤披真自送。
423
《秋社分題》 宋·蘇轍
天公閔貧病,雨止得豐穰。
南畝場功作,東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歸遺笑東方。
肯勸拾遺住,休嫌父老狂。
424
《秋後即事》 宋·蘇轍
苦熱真疑不復涼,火流漸見迫西方。
清風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
露濕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
秋成得飽家家事,莫笑農夫喜欲狂。
425
《千葉白蓮花》 宋·蘇轍
蓮花生淤泥,凈色比天女。
臨池見千葉,謫墮問何故。
空明世無匹,銀瓶送佛所。
清泉養芳潔,為我三日住。
蔫然落寶床,應返梵天去。
426
《葺東齋》 宋·蘇轍
敝屋如燕巢,歲歲添泥土。
泥多暫完潔,屋老終難固。
況復非吾廬,聊爾避風雨。
圖書易新幌,幾杖移故處。
427
《七十吟》 宋·蘇轍
年來霜雪上人頭,俄爾相將七十秋。
欲去天公未遣去,久留敝宅恐難留。
六窗漸暗猶牽物,一點微明更著油。
近聽老盧親下種,滿田宿草費鋤耰。
428
《南齋獨坐》 宋·蘇轍
獨坐南齋久,忘家似出家。
香煙穠作穗,茶面結成花。
細竹才通徑,長松初有槎。
往還真斷絕,一一數歸鴉。
429
《那吒》 宋·蘇轍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難教語,寶塔令父左手舉。
兒來見佛頭輒俯,且與拜父略相似。
佛如優曇難值遇,見者聞道出生死。
嗟爾何為獨如此,業果已定磨不去。
佛滅到今千萬祀,只在江湖挽船處。
430
《夢中反古菖蒲》 宋·蘇轍
百上生菖蒲,一寸十二節。
仙人勸我食,再三不忍折。
一人得飽滿,余人皆不悅。
已矣勿復言,人人好顏色。
434
《李方叔新宅》 宋·蘇轍
我年七十無住宅,斤斧登登亂朝夕。
兒孫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
人壽八十知已難,從今未死且盤桓。
不如君家得眾力,咄嗟便了三十間。
435
《老史》 宋·蘇轍
口食陽翟粟,身衣陽谷絲。
二物不相即,飽暖常不時。
老史知我窮,一歲一奔馳。
方暑勸脂車,苦寒伺來歸。
436
《開窗》 宋·蘇轍
綠竹瑯玕色,紅葵旌節花。
開窗風細細,窺戶月斜斜。
活計無多子,文章自一家。
一床方病臥,隨意上三車。
437
《居原塔》 宋·蘇轍
屈原遺宅秭歸山,南賓古者巴子國。
山中遺塔知幾年,過者遲疑不能識。
浮圖高絕誰所為,原死豈復待汝力。
臨江漮慨心自明,南訪重華訟孤直。
世人不知徒悲傷,強為筑土高岌岌。
439
《九日家釀未熟》 宋·蘇轍
平生不喜飲,九日猶一酌。
今年失家釀,節到真寂寞。
床頭瀉余樽,畦菊吐微萼。
洗盞對妻孥,肴蔬隨厚薄。
440
《金沙臺》 宋·蘇轍
待罪東軒僅兩秋,搉酤事了且夷猶。
獎崇善類詢輿論,過訪仁賢棹小舟。
契合通家心異姓,情敦同氣邁凡流。
金沙臺上聊舒樂,即景題詩合酒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