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蘇軾的詩詞(共3563首)

    蘇軾簡介

    蘇軾頭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1901 《書晁說之《考牧圖》後》 宋·蘇軾

    我昔在田間,但知羊與牛。
    川平牛背穩,如駕百斛舟。
    舟行無人岸自移,我臥讀書牛不知。
    前有百尾羊,聽我鞭聲如鼓鼙。

    1902 《失題二首》 宋·蘇軾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歲月閑。
    午夢任隨鳩喚覺,早朝又聽鹿催班。

    1903 《失題二首》 宋·蘇軾

    浮云有意藏山頂,流水無聲入稻田。
    古木微風時起籟,諸峰落日盡藏煙。

    1904 《失題二首》 宋·蘇軾

    山行似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
    門外長溪容凈足,山腰苦筍耿盤蔬。
    喬松定有藏丹處,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蒼髯年八十,養生世世授遺書。

    1905 《失題二首》 宋·蘇軾

    足躡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覺到云間。
    抬眸四顧乾坤闊,日月星辰任我攀。

    1906 《老人行》 宋·蘇軾

    有一老翁老無齒,處處無人問年紀。
    白發如絲向下垂,一雙眸子碧如水。
    不裹頭,又無履,相識雖多少知己。

    1907 《絕句三首》 宋·蘇軾

    天風吹月入欄干,烏鵲無聲夜向蘭。
    織女明星來枕上,乃知身不在人間。

    1908 《絕句三首》 宋·蘇軾

    此身分付一蒲團,靜對蕭蕭竹數竿。
    偶為老僧煎茗粥,自攜修綆汲清泉。

    1909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良辰樂事古難同,繡繭朱絲奉兩宮。
    仁孝自應禳百沴,艾人桃印本無功。

    1910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東風弱柳萬絲垂,的皪殘梅尚一枝。
    繭館乍欣蠶浴後,禖壇猶記燕來時。

    1911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玉盆沉李灩清泉,金鴨噓空裊細煙。
    自有梧揪障畏日,仍欣麥黍報豐年。

    1912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九門掛月未催班,清禁風和玉漏閑。
    崇慶早朝銀燭下,佩環聲在五云間。

    1913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辟兵已佩靈符小,續命仍縈彩縷長。
    不為祈禳得天助,要令風俗樂時康。

    1914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孝心日奉東朝養,儉德應師大練風。
    太史新年瞻瑞氣,四星明潤紫宮中。

    1915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雨細方梅夏,風高已麥秋。
    應憐百花盡,綠葉暗紅榴。

    1916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甲觀開千柱,飛樓擢九層。
    雪殘烏鵲喜,翔舞下觚棱。

    1917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午景簾櫳靜,薰風草木酣。
    誰知恭儉德,彩縷出親蠶。

    1918 《荷葉》 宋·蘇軾

    田田抗朝陽,節節臥春水。
    平鋪亂萍葉,屢動報魚子。

    1919 《和陶勸農六首》 宋·蘇軾

    逸諺戲侮,博弈頑鄙。
    投之生黎,俾勿冠履。
    霜降稻實,千箱一軌。
    大作爾社,一醉醇美。

    1920 《和陶勸農六首》 宋·蘇軾

    天下假易,亦不汝匱。
    春無遺勤,秋有厚冀。
    云舉雨決,婦姑畢至。
    我良孝愛,袒跣何媿。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