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蘇軾的詩詞(共3563首)

    蘇軾簡介

    蘇軾頭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1681 《天水牛》 宋·蘇軾

    兩角徒自長,空飛不服箱。
    為牛竟何事,利吻穴枯桑。

    1682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 宋·蘇軾

    土暈銅花蝕秋水,要須悍石相礱砥。
    十年冰蘗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
    歸來詩思轉清激,百丈空潭數魴鯉。
    逝將桂浦擷蘭蓀,不記槐堂收劍履。

    1683 《蔡景繁官舍小閣》 宋·蘇軾

    使君不獨東南美,典型長記先君子。
    戲嘲王叟短轅車,肯為徐郎書紙尾。
    三年弭節江湖上,千首放懷風月里。
    手開東閣坐虛明,目凈東溪照清泚。

    1684 《徐大正閑軒》 宋·蘇軾

    冰蠶不知寒,火鼠不知暑。
    知閑見閑地,已覺非閑侶。
    君看東坡翁,懶散誰比數。
    形骸墮醉夢,生事委塵土。

    1685 《次韻蔣穎叔》 宋·蘇軾

    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
    江上秋風無限浪,枕中春夢不多時。
    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后期。
    (蔣詩記及第時瓊林宴坐中所言,且約同卜居陽羨。
    )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

    1686 《次韻滕元發許仲途秦少游》 宋·蘇軾

    二公詩格老彌新,醉后狂吟許野人。
    坐看青丘吞澤芥,自慚黃潦薦溪蘋。
    兩邦旌纛光相照,十畝鋤犁手自親。
    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獻頌請東巡。

    1687 《書李公擇白石山房》 宋·蘇軾

    偶尋流水上崔嵬,五老蒼顏一笑開。
    若見謫仙煩寄語,康山頭白早歸來。

    1688 《子由在筠作東軒記或戲之為東軒長老其婿曹煥》 宋·蘇軾

    趺坐化去子由聞之乃作二絕一以答予一以答慎明年余過圓通始得其詩乃追次慎韻君到高安幾日回,一時斗藪舊塵埃。
    贈君一籠牢收取,盛取東軒長老來。
    (余送曹詩。
    )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處覓窮通。

    1689 《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従子由在酒局》 宋·蘇軾

    一與子由別,卻數七端午。
    身隨彩絲系,心與昌歜苦。
    今年匹馬來,佳節日夜數。
    兒童喜我至,典衣具雞黍。

    1690 《問大冶長老乞桃花茶栽東坡》 宋·蘇軾

    周詩記苦荼,茗飲出近世。
    初緣厭粱肉,假此雪昏滯。
    嗟我五畝園,桑麥苦蒙翳。
    不令寸地閑,更乞茶子蓺。

    1691 《少年時嘗過一村院見壁上有詩云夜涼疑有雨院》 宋·蘇軾

    佛燈漸暗饑鼠出,山雨忽來修竹鳴。
    知是何人舊詩句,已應知我此時情。

    1692 《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 宋·蘇軾

    兩慰郁相望,東南百步場。
    揮旗蒲柳市,伐鼓水云鄉。
    已作觀魚檻,仍開射鴨堂。
    全家依畫舫,極目亂紅妝。

    1693 《仆去杭五年吳中仍歲大饑疫故人往往逝去聞湖》 宋·蘇軾

    來往三吳一夢間,故人半作冢累然。
    獨依舊社傳真法,要與遺民度厄年。
    趙叟近聞還印綬,竺翁先已返林泉。
    何時杖策相隨去,任性逍遙不學禪。

    1694 《贈錢道人》 宋·蘇軾

    書生苦信書,世事仍臆度。
    不量力所負,輕出千鈞諾。
    當時一快意,事過有馀怍。
    不知幾州鐵,鑄此一大錯。

    1695 《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前次韻,后不》 宋·蘇軾

    去歲游新堂,春風雪消后。
    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
    佳人如桃李,胡蝶入衫袖。
    山川今何許,疆野已分宿。

    1696 《張寺丞益齋》 宋·蘇軾

    張子作齋舍,而以益為名。
    吾聞之夫子,求益非速成。
    譬如遠游客,日夜事征行。
    今年適燕薊,明年走蠻荊。

    1697 《留題石經院三首》 宋·蘇軾

    蔥蒨門前路,行穿翠密中。
    卻來堂上看,巖谷意無窮。
    夭矯庭中檜,枯枝鵲踏消。
    瘦皮纏鶴骨,高頂轉龍腰。
    窈窕山頭井,潛通伏澗清。
    欲知深幾許,聽放轆轤聲。

    1698 《和子由與顏長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種柳》 宋·蘇軾

    平明坐衙不暖席,歸來閉閣閑終日。
    臥聞客至倒屣迎,兩眼蒙籠余睡色。
    城東泗水步可到,路轉河洪翻雪白。
    安得青絲絡駿馬,蹙踏飛波柳陰下。

    1699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 宋·蘇軾

    高田生黃埃,下田生蒼耳。
    蒼耳亦已無,更問麥有幾。
    蛟龍睡足亦解慚,二麥枯時雨如洗。
    不知雨従何處來,但聞呂梁百步聲如雷。

    1700 《書韓干牧馬圖》 宋·蘇軾

    南山之下,汧渭之間,想見開元天寶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萬匹如云煙。
    騅駓骃駱驪騮騵,白魚赤兔骍皇aa9。
    龍顱鳳頸獰且妍,奇姿逸德隱駑頑。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