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詩詞(共3563首)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1001
《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 宋·蘇軾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閑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發茶乳,溫風散粥餳。
酒闌紅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燈坐,孤舟擘岸撐。
逮君幘未墮,對此月猶橫。
1002
《新渡寺送任仲微》 宋·蘇軾
春陰欲落雪,野氣方升云。
我游清潁尾,想見翠被君。
古來聚散地,與子復言分。
倦游安稅駕,瘦田失歸耘。
獨宿古寺中,荒雞亂鳴群。
送子以曉角,幽幽醒時聞。
1003
《次韻陳履常雪中》 宋·蘇軾
可憐擾擾雪中人,饑飽終同寓一塵。
老檜作花真強項,凍鳶儲肉巧謀身。
忍寒吟詠君堪笑,得暖歡呼我未貧。
坐聽屐聲知有路,擁裘來看玉梅春。
1004
《送王竦朝散赴闕》 宋·蘇軾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默識如蓍龜。
擢子拱把中,云有驥aa35姿。
胡為三十載,尚作窮苦詞。
1005
《以屏山贈歐陽叔弼》 宋·蘇軾
漫郎天骨清,生與世俗異。
學道新有得,為貧聊復仕。
每于紅塵中,常起青霞志。
屏山輟贈子,莫遣污簪珥。
寓目紫翠間,安眠本非睡。
夢中化為鶴,飛入長松寺。
1006
《送歐陽季默赴闕》 宋·蘇軾
先生豈止一懷祖,郎君不減王文度。
膝上幾日今白須,令我眼中見此父。
汝南相従三晦朔,君去苦早我來暮。
霜風凄緊正脫木,潁水清淺可立鷺。
1007
《次韻劉景文西湖席上》 宋·蘇軾
二老長身屹兩峰,常撞大呂應黃鐘。
將辭鄴下劉公干,卻見云間陸士龍。
白發憐君略相似,青山許我定相従。
吾今官已六百石,慚愧當年邴曼容。
1009
《贈善相程杰》 宋·蘇軾
心傳異學不謀身,自要清時閱搢紳。
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書中苦覓元非訣,醉里微言卻近真。
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1011
《次韻錢越州見寄》 宋·蘇軾
莫將牛弩射羊群,臥治何妨晝掩門。
稍喜使君無疾病,時因送客見車轓。
搔頭白朆秋無數,閉眼丹田夜自存。
欲息波瀾須引去,吾儕豈獨坐多言。
1013
《送周朝議守漢州》 宋·蘇軾
茶為西南病,岷俗記二李。
(杞與稷也。
)何人折其鋒,矯矯六君子。
(謂思道與侄正孺、張永徽、吳醇翁、呂元鈞、宋文輔也。
1016
《次韻答張天覺二首》 宋·蘇軾
車輕馬穩轡銜堅,但有蚊蟲喜撲緣。
截斷口前君莫怪,人間差樂勝巢仙。
馭風騎氣我何勞,且要長松作土毛。
亦如訶佛丹霞老,卻向清涼禮白毫。
1017
《送歐陽辯監澶州酒》 宋·蘇軾
汗血駕鼓車,何従致千里。
紛紛糟曲間,欲試賢公子。
君家江南英,濯足滄浪水。
卻渡舊黃河,漲沙埋馬耳。
由來付造物,倚伏何窮已。
當念楚子文,三仕無慍喜。
1018
《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 宋·蘇軾
扶桑大繭如甕盎,天女織綃云漢上。
往來不遣鳳銜梭,誰能鼓臂投三丈。
人間刀尺不敢裁,丹青付與濠梁崔。
風蒲半折寒雁起,竹間的皪橫江梅。
畫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無處著。
好臥元龍百尺樓,笑看江水拍天流。
1019
《狄詠石屏》 宋·蘇軾
霏霏點輕素,渺渺開重陰。
風花亂紫翠,雪外有煙林。
雪近勢方壯,林遠意殊深。
會有無事人,支頤識此心。
1020
《次韻錢舍人病起》 宋·蘇軾
床下龜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應衰。
殿門明日逢王傅,櫑具爭先看不疑。
坐覺香煙攜袖少,獨愁花影上廊遲。
何妨一笑千痾散,絕勝倉公飲上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