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秦觀的詩詞(共645首)

    秦觀簡介

    秦觀頭像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221 《漫郎》 宋·秦觀

    元公機鑒天所高,中興諸彥非其曹。
    自呼漫郎示真率,日與聱叟為嬉遨。
    是時胡星殞未久,關輔擾擾猶弓刀。
    百里不聞易五羖,三士空傳殺二桃。

    222 《落日馬上》 宋·秦觀

    日落荒阡白霧深,紫騮嘶顧出疏林。
    回頭己失來時路,杳杳金盤墮翠岑。

    223 《客有遺子以假山石盆池者聞陳元發有石菖蒲作》 宋·秦觀

    瑟瑟風漪心為青,更窺崷崒眼增明。
    可憐一片江山樣,只欠菖蒲十數莖。

    224 《客有傳朝議欲以子瞻使高麗大臣有惜其去者白》 宋·秦觀

    學士風流異域傳,幾航云海使南天,不因名動五千里,豈見文高二百年。
    貢外別題求妙札,錦中翻樣織新篇。
    淹留卻恨鴛行舊,不得飛觴駐蹕前。

    225 《開府李公挽章》 宋·秦觀

    報國封章數,論交意氣真。
    先朝貴公子,當代老成人。
    月動融尊酒,花催鄭驛賓。
    誰知古原上,馬鬣一朝新。

    226 《精思》 宋·秦觀

    精思洞元化,白日升高旻。
    俯仰凌倒景,龍行速如神。
    半道過紫府,弭節聊逡巡。
    金床設寶幾,璀璨明月珍。

    227 《寄曾逢原》 宋·秦觀

    孟夏氣候好,林塘媚晴輝。
    回渠轉清流,藻荇相因依。
    叢薄起疏籟,眾鳥鳴且飛。
    高城帶落日,光景酣夕霏。

    228 《寄新息王令藏春塢》 宋·秦觀

    令尹才高寺為空,歲時行樂與民同。
    旋開小塢藏春色,更制新聲寫土風。
    客向樽前忘爾汝,路穿花去失西東。
    無言媯女今焉在,桃李相傳恨未窮。

    229 《寄題倪敦復北軒》 宋·秦觀

    倪郎才韻照冰壼,北向開軒頗自娛。
    檐度蕙風鳴鴶鵴,壁經梅雨畫螔蝓。
    觥籌交錯銀河掛,文史縱橫角簟鋪。
    官舍私居同是漫,莫嗟三徑就荒蕪。

    230 《寄孫傳師著作》 宋·秦觀

    上林池御富春風,十里宮青錯御紅。
    應與少年修故事,誤隨游轂柳花中。

    231 《寄錢節》 宋·秦觀

    論月柴門不浪開,命車良為故人來。
    茫然極目春千里,尚想愁腸日九回。
    綠水池邊聊復爾,黃梁枕上信悠哉。
    何時共約參寥子,自擷青菁作飯材。

    232 《懷李公擇學士》 宋·秦觀

    一辭行旆楚亭皋,幾為登臨掛郁陶。
    蓬斷草枯時節晚,山長水遠夢魂勞。
    流傳玉刻皆黃絹,早晚金閨報大刀。
    宣室方疑鬼神事,順風行看駛鴻毛。

    233 《和王忠玉提刑》 宋·秦觀

    嵩峰何其高,峰高氣尤清。
    念昔秋欲老,從公峰下行。
    古木上參天,哀禽報新晴。
    修涂云外轉,槁葉風中零。

    234 《和孫莘老游龍洞寄孫傅師》 宋·秦觀

    葦蕭傳火度冥冥,作入清都醉魄醒。
    草隱月崖垂風尾,風生陰穴帶龍腥。
    壁間泉貯千鍾碧,門外天橫數尺青。
    更欲仗筇留頃刻,卻疑朝市已千齡。

    235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 宋·秦觀

    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
    菱荷枯折盡,積水寒更清。
    輟棹得佳觀,湖天繞朱甍。
    信美無與娛,濁醪聊自傾。

    236 《和書觀妙庵》 宋·秦觀

    龍瑞宮中種玉人,誅茅結室傍秋云。
    自言洞里山川別,此處千分未一分。

    237 《和裴仲謨放兔行》 宋·秦觀

    兔饑食山林,兔渴飲川澤。
    與人不瑕玼,焉用苦求索。
    天寒草枯死,見窘何太迫。
    上有蒼鷹禍,下有黃犬厄。

    238 《光華寺》 宋·秦觀

    霞通海天曙,月來東山白。
    共是憑欄人,誰足當秋色。

    239 《觀音洞》 宋·秦觀

    匹馬驕嘶石路斜,觀音洞口踏煙霞。
    普陀風景差相似,只欠潮音小白花。

    240 《赴杭倅至汴上作》 宋·秦觀

    俯仰觚棱十載間,肩舟江海得身閑。
    平生孤負僧床睡,準擬如今處處還。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