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945
《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 唐·白居易
揀得瑯玕截作筒,緘題章句寫心胸。
隨風每喜飛如鳥,渡水常憂化作龍。
粉節堅如太守信,霜筠冷稱大夫容。
煩君贊詠心知愧,魚目驪珠同一封。
1960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羅剎之謔因嘲茲石聊以寄懷》 唐·白居易
君問西州城下事,醉中疊紙為君書。
嵌空石面標羅剎,壓捺潮頭敵子胥。
神鬼曾鞭猶不動,波濤雖打欲何如。
誰知太守心相似,抵滯堅頑兩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