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321
《吳秘監每有美酒獨酌獨醉但蒙詩報不以飲招…酬兼呈夢得》 唐·白居易
蓬山仙客下煙霄,對酒唯吟獨酌謠。
不怕道狂揮玉爵,亦曾乘興解金貂。
君稱名士夸能飲,我是愚夫肯見招。
賴有伯倫為醉伴,何愁不解傲松喬。
1322
《長齋月滿攜酒先與夢得對酌醉中同赴令公之宴戲贈夢得》 唐·白居易
齋宮前日滿三旬,酒榼今朝一拂塵。
乘興還同訪戴客,解酲仍對姓劉人。
病心湯沃寒灰活,老面花生朽木春。
若怕平原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茵。
1332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 唐·白居易
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時。
老人平旦出,自問欲何之。
不是尋醫藥,非干送別離。
素書傳好語,絳帳赴佳期。
續借桃花馬,催迎楊柳姬。
只愁張錄事,罰我怪來遲。
1340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唐·白居易
宿雨洗天津,無泥未有塵。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殘春。
興發詩隨口,狂來酒寄身。
水邊行嵬峨,橋上立逡巡。
疏傅心情老,吳公政化新。
三川徒有主,風景屬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