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902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 唐·白居易
真娘墓,虎丘道。
不識真娘鏡中面,唯見真娘墓頭草。
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
脂膚荑手不牢固,世間尤物難留連。
難留連,易銷歇。
塞北花,江南雪。
904
《客中月》 唐·白居易
客從江南來,來時月上弦。
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
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
誰謂月無情,千里遠相逐。
朝發渭水橋,暮入長安陌。
不知今夜月,又作誰家客。
907
《竹窗》 唐·白居易
常愛輞川寺,竹窗東北廊。
一別十馀載,見竹未曾忘。
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
未暇作廄庫,且先營一堂。
910
《蚊蟆》 唐·白居易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
咂膚拂不去,繞耳薨薨聲。
斯物頗微細,中人初甚輕。
如有膚受譖,久則瘡痏成。
痏成無奈何,所要防其萌。
幺蟲何足道,潛喻儆人情。
912
《開元寺東池早春》 唐·白居易
池水暖溫暾,水清波瀲滟。
簇簇青泥中,新蒲葉如劍。
梅房小白裹,柳彩輕黃染。
順氣草熏熏,適情鷗泛泛。
舊游成夢寐,往事隨陽焱。
芳物感幽懷,一動平生念。
914
《東城尋春》 唐·白居易
老色日上面,歡情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后當不如今。
今猶未甚衰,每事力可任。
花時仍愛出,酒后尚能吟。
但恐如此興,亦隨日銷沉。
東城春欲老,勉強一來尋。
918
《苦熱喜涼》 唐·白居易
經時苦炎暑,心體但煩倦。
白日一何長,清秋不可見。
歲功成者去,天數極則變。
潛知寒燠間,遷次如乘傳。
919
《早蟬》 唐·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風生先動水。
亦如早蟬聲,先入閑人耳。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
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
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